更新時(shí)間:2024-05-09 12:08:21
衣不遮身(yī bù zhē shēn)
- 【常用程度】:
一般成語
- 【字?jǐn)?shù)】:
四字成語
- 【注音】:
一 ㄅㄨˋ ㄓㄜ ㄕㄣ
- 【簡(jiǎn)拼】:
YBZS
- 【結(jié)構(gòu)】:
主謂式成語
- 【年代】:
古代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
貶義成語
成語意思
解釋:
衣服破爛,連身子都遮蓋不住。形容生活貧苦
出處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曹州有一個(gè)窮漢,叫做賈仁。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?!?/p>
語法:
衣不遮身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生活貧困。
示例:
清·石玉昆《小【好工具h(yuǎn)ao86.com】五義》第107回:“一個(gè)個(gè)蓬頭垢面,衣不遮身,滿臉的污泥?!?/p>
近義詞:
衣不遮體、衣不蔽體、衣不蓋體
- 1.還有更加離奇的,他懷里竟抱著一個(gè)蓬頭垢面、衣不遮身、像是個(gè)野人的女瘋子!這女瘋子手里拿了根唬人的大棒子。
- 2.姑娘定是受了不少苦,衣不遮身矣,快披上吾之大衣,以免傷風(fēng)。
- 3.全家十一口人,辛苦勞作一年卻衣不遮身,食不果腹。
- 4.當(dāng)一個(gè)人食不果腹、衣不遮身時(shí),你讓他去念書,那完全不可能。
- 5.父子三人,正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巴巴急急,口食不敷。
- 6.復(fù)作丐人,遍身瘡爛,臭穢虱贊,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饑寒無訴,痛苦萬般。
字義分解
-
- [ yī ]
1.衣服:上衣。內(nèi)衣。大衣。
2.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?xùn)|西:筍衣。
-
- [ bù ]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(dòng)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-
(1)(動(dòng))一物體處在另一物體的某一方位;使后者不顯露。
(2)(動(dòng))攔住。
(3)(動(dòng))掩蓋。
-
(1)(名)身體:~上。
(2)(名)指生命:奮不顧~。
(3)(名)自己;本身:以~作則。
(4)(名)人的品格和修養(yǎng):修~。
(5)(名)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車~|船~。
(6)(名)(~兒)(量)用于衣服:做兩~兒制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