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時(shí)間:2024-05-09 10:50:04
奇形異狀(qí xíng yì zhuàng)
- 【常用程度】:
一般成語
- 【字?jǐn)?shù)】:
四字成語
- 【繁體】:
奇形異狀
- 【注音】:
ㄑ一ˊ ㄒ一ㄥˊ 一ˋ ㄓㄨㄤˋ
- 【簡(jiǎn)拼】:
QXYZ
- 【結(jié)構(gòu)】:
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【年代】:
古代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
中性成語
成語意思
解釋:
亦作“奇形怪狀”。奇異的形狀。
出處:
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須臾,見水族覆滅,奇形異狀,或乘車馬著赤衣者?!?/p>
語法:
奇形異狀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物體的haO86.com外形。
英語:
grotesque in appearance
其他:
<法>bizarrerie
近義詞:
奇形怪狀
反義詞:
端端正正
- 1.高聳的紅檜木廳堂,各種奇形異狀的瓷器,四周掛滿紅色帷布,大紅色的地毯,這些是當(dāng)時(shí)人間所沒有的。
- 2.四人乘著飛劍穿云踏霧,一路從山下的望溪鎮(zhèn)飛上山頂?shù)纳n穹派,途徑靈氣充盈的山間,隱約能看到不少奇形異狀的花草鳥獸。
- 3.同樣的古樸大氣,洞頂同樣倒掛著奇形異狀、栩栩如生的鐘乳石,地面中心處同樣有一個(gè)水坑,水坑旁邊同樣矗立著一塊兩丈高的石頭……
- 4.雖然奇形異狀的各種生物不少,但是好像相對(duì)正常的“人”。
- 5.就算有人能破解這隱藏字體的手法,恐怕對(duì)呈現(xiàn)出的奇形異狀的瑪雅文字也毫無頭緒。
- 6.當(dāng)那么多奇形異狀的怪物出現(xiàn)在她的面前,她卻心如止水“喲,希望,被我吃掉么?”。
字義分解
-
- [ qí ]
1. 特殊的,稀罕,不常見的:奇聞。奇跡。奇志。奇觀。奇妙。奇巧。奇恥大辱。
2. 出人意料的,令人不測(cè)的:奇兵。奇計(jì)。奇襲。出奇制勝。
3. 驚異,引以為奇:奇怪。驚奇。不足為奇。
-
(1)(名)形狀:方~|圖~|地~。
(2)(名)形體;實(shí)體:有~|~影不離。
(3)(動(dòng))顯露;表現(xiàn):喜~于色|~諸筆墨。
(4)(動(dòng))對(duì)照:相~見絀|相~之下。
-
(1)(形)有分別;不相同:~口同聲|大同小~。
(2)(形)奇異;特別:~香|~聞。
(3)(形)驚奇;奇怪:驚~|深以為~。
(4)(形)另外的;別的:~日|~地。
(5)(形)分開:離~。
-
(1)(動(dòng))形態(tài):~態(tài)|奇形怪~。
(2)(名)情況:~況|病~。
(3)(動(dòng))陳述或描摹:~語|~其事。
(4)(名)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跡的文字:~紙|~子|行~。
(5)(名)褒獎(jiǎng)、委任等文件:獎(jiǎng)~|委任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