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ㄑㄨˇ ㄦˊ ㄉㄞˋ ㄓ
QEDZ
偏正式成語
之;不能讀作“zī”。
代;不能寫作“待”。
古代成語
中性成語
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(quán)利而代替他。
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(jì)》:“秦始皇帝游會稽,渡浙江,梁【好工具h(yuǎn)ao86.com】與籍俱觀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?!?/p>
取而代之連動式;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人或事物。
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,及其時則取而代之耳。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八十六回)
それに取って代わる
сменить<занять место>
<德>jn ersetzen
(動)選?。?span>~道|錄~|可~。
1.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(fù)算耳”。
2.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(zhuǎn)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(shè),如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)。
3.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
(1)(動)代替、代理:~辦。
(2)(名)時代:古~。
(3)(名)輩次:老一~。
(4)(名)歷史的分期:漢~。
1. 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
4. 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
5. 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
6. 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