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時(shí)間:2024-05-09 11:03:31
身無長物(shēn wú cháng wù)
- 【常用程度】:
常用成語
- 【字?jǐn)?shù)】:
四字成語
- 【繁體】:
身無長物
- 【注音】:
ㄕㄣ ㄨˊ ㄔㄤˊ ㄨˋ
- 【簡拼】:
SWCW
- 【結(jié)構(gòu)】:
主謂式成語
- 【正音】:
長;不能讀作“zhǎnɡ”。
- 【辯形】:
長;不能寫作“藏”。
- 【年代】:
古代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
貶義成語
成語意思
解釋:
除自身外;再?zèng)]什么別的東西。形容人東西hao86.com極少。生活簡樸或家境貧寒。
出處:
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對曰:' 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無長物。'”
語法:
身無長物主謂式;作謂語;形容貧寒。
示例:
茅盾《歸途雜拾 韓江船》:“這些逃難人雖則身無長物,因?yàn)橐坏交蓐柧头甑綌?shù)十年來從未有過的冷?!?/p>
英語:
have no valuable things
近義詞:
別無長物、一無長物、一文不名、一無所有
反義詞:
綽有余裕、豐衣足食、富可敵國、富甲一方、腰纏萬貫
- 1.這個(gè)官員一生操守廉潔,死時(shí)身無長物。
- 2.他的生活節(jié)儉,一向是身無長物。
- 3.誰會(huì)想到這個(gè)億萬富翁,當(dāng)年也是個(gè)身無長物的窮光蛋?
- 4.連年作戰(zhàn)和長途行軍,戰(zhàn)士們把多余的東西全扔了,到現(xiàn)在,他們除了武器以外身無長物。
- 5.他一向自奉甚儉,生活清約,所居之處,往往身無長物。
- 6.小明因賭博財(cái)產(chǎn)敗光,現(xiàn)在身無長物。
成語故事
- 東晉時(shí)期,王恭生活儉樸,他隨父親從會(huì)稽來到都城建康,朋友王忱去看望他,兩人相談甚歡,王忱覺得身下的竹席很好,王恭就轉(zhuǎn)手相送,自己改用草席。王忱得知后過意不去,王恭說:“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無長物?!?/li>
字義分解
-
(1)(名)身體:~上。
(2)(名)指生命:奮不顧~。
(3)(名)自己;本身:以~作則。
(4)(名)人的品格和修養(yǎng):修~。
(5)(名)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車~|船~。
(6)(名)(~兒)(量)用于衣服:做兩~兒制服。
-
- [ wú ]
1.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(dòng)于衷。無所適從。
-
- [ cháng ]
1. 兩端的距離:長度。
2. 長度大,與“短”相對,指空間,亦指時(shí)間:長短。長空。長短句(詞的別名)。長夜(a.漫長的黑夜;b.喻黑暗的日子)。長風(fēng)破浪(喻志趣遠(yuǎn)大)。長歌代哭(以歌代哭)。
3. 優(yōu)點(diǎn),專精的技能:特長。專長。各有所長。
4. 對某事做得特別好:他長于寫作。
-
(1)(名)東西:~品|寶~。
(2)(名)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(huán)境:~議。
(3)(名)內(nèi)容、實(shí)質(zhì):言之有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