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姍姍來遲
ㄕㄢ ㄕㄢ ㄌㄞˊ ㄔˊ
SSLC
偏正式成語
姍;不能讀作“cè”。
姍;不能寫作“跚”。
古代成語
中性成語
舊時形容女子走路遲緩從容的樣子。形容慢騰騰地來晚了。
東漢 班固《漢書 外戚傳上 孝武李夫人》:“是邪,非邪?立而望之,偏何姍姍其來遲?!?/p>
姍姍來遲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;表示遲到的意思。
黃遠(yuǎn)庸《虛三級省制案之輪廓》:“蹉跎復(fù)蹉跎之省制案中,被以奇異之服色、姍姍來遲[hao86.com好工具]者,則所謂虛三級省制案者也?!?/p>
be late
ぐずぐずして遅(おく)れてやってくる
задерживаться<прийти с большим опоздáнием>
1. 〔姍姍〕形容走路緩緩從容的樣子,如“姍姍來遲”。
1. 古同“訕”,譏諷。
1. 〔姍姍〕形容走路緩緩從容的樣子,如“姍姍來遲”。
1. 古同“訕”,譏諷。
1. ?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:來回。來往。過來。歸來。來鴻去燕(喻來回遷徙,不能在一地常??;亦喻書信來往)。
2. ?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來。向來。
3. ?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間:來年。將來。來日方長。
4. ?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(jì):二百來頭豬。
5. ?做某個動作:胡來。
6. ?用在動詞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來動腦筋。
7.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做過(一般均可用“來著”):昨天他哭來。
8.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動作的趨向:上來。
9. ?表示發(fā)生:暴風(fēng)雨來了。
10. ?在數(shù)詞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舉理由:這臺收錄機(jī)一來音質(zhì)好,二來價錢便宜,我就買了。
11. ?用做詩、歌詞中的襯字:八月里來桂花香。
12. ?表示語氣,歸去來兮!
13. ?姓。
(1)(形)慢:~緩(緩慢)|~~不決。
(2)(形)比規(guī)定的時間或合適的時間靠后:~到。
(3)姓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