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(yǔ)
ㄕㄡˇ ㄨˇ ㄗㄨˊ ㄉㄠˇ
SWZD
聯(lián)合式成語(yǔ)
足;不能讀作“zhú”。
手舞足蹈和“興高采烈”;都有“非常高興”的意思。但手舞足蹈偏重于動(dòng)作狀態(tài);“興高采烈”偏重于形容心情。
古代成語(yǔ)
中性成語(yǔ)
蹈:跳動(dòng)。兩手舞動(dòng);兩只腳也跳起來(lái)。形容高興到了極點(diǎn)。
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樂(lè)則生矣,全則惡可已也。惡可已,則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?!?/p>
手[hao86.com好工具]舞足蹈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(yǔ)、狀語(yǔ);含貶義。
(1)每當(dāng)他找到一道難題的突破口時(shí),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來(lái)。(2)小明拿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時(shí),高興得手舞足蹈。
jump about joyfully
てんてこまいする
плясáть от рáдости
<德>vor Freude auβer sich sein<法>danser de joie
(1)(名)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。
(2)(動(dòng))拿著:人~一冊(cè)。
(3)(形)小巧而便于拿的:~冊(cè)|~折。
(4)(形)親手:~抄。
(5)(~兒)量詞;用于技能、本領(lǐng):他真有兩~。
(6)(名)擅長(zhǎng)某種技能的人或做某種事的人:選~|能~。
1. 按一定的節(jié)奏轉(zhuǎn)動(dòng)身體表演各種姿勢(shì):舞蹈。舞技。舞姿。舞會(huì)。舞劍。舞女。舞曲。舞臺(tái)。
2. 耍弄:舞弊。舞文弄墨。
(1)(名)腳;腿:~跡|~球|畫蛇添~。
(2)(名)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部分:鼎~。
(3)(形)充足;足夠:~額|~金|~數(shù)|~月|富~|豐衣~食。
(4)(副)夠得上某種數(shù)量或程度:菜~有十斤。
(5)(副)足以(多用于否定式):不~為憑|微不~道。
(1)(動(dòng))踩、踏:赴湯~火。
(2)(動(dòng))跳動(dòng):手舞足~。
按照成語(yǔ)字?jǐn)?shù)查詢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