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束之高閣
ㄕㄨˋ ㄓ ㄍㄠ ㄍㄜˊ
SZGG
偏正式成語
之;不能讀作“zī”。
束之高閣和“置之不理”;都有“放在一邊不理睬”的意思;但束之高閣多指閑置不用或不管;語義范圍大;“置之不理”只偏重于“不理睬”;語義范圍小。
古代成語
中性成語
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著不用。
《晉書 庾翼傳》:“此輩宜束之高閣,俟天下太平,然后議其任耳。”
束之高閣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,只是把它空談一陣,束之高閣,并不實行,那末,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。(毛澤東《實haO86.com踐論》)
lay aside and neglect
棚(たな)あげする,棚あげにする
держáть под спудом
<德>etwas zu den Akten legen
(1)(動)捆縛;系(jì)
(2)(名)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:一~鮮花。
(3)(名)聚集成一長條的東西:電子~。
(4)(動)控制;約束:拘~|~手~腳。
(5)姓。
1. 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
4. 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
5. 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
6. 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
(1)(形)從下向上距離大;離地面遠(跟‘低’相對)
(2)(形)高度:那棵樹有兩丈~|書桌長四尺;寬三尺;~二尺五。
(3)(形)在一般標(biāo)準(zhǔn)或平均程度之上:~速度|體溫~|見解比別人~。
(4)(形)等級在上的:~等|~級。
(5)(形)敬辭;稱別人的事物:~見。
(6)(形)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(biāo)準(zhǔn)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:~錳酸鉀(KMnO4)。
(7)(形)(Gāo)姓。
(1)(名)古代放在門上用來防止門自合的長木樁。后指門限。
(2)(名)藏書的地方。
(3)(名)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物的一種。其特點是通常四周設(shè)隔扇或欄桿回廊;供遠眺、游憩、藏書和供佛之用。
(4)(名)特指女子的臥房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