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無所迴避
ㄨˊ ㄙㄨㄛˇ ㄏㄨㄟˊ ㄅ一ˋ
WSHB
主謂式成語
古代成語
中性成語
回避:避忌。沒有什么避忌或hAo86.com諱言的。
《后漢書·蔡茂傳》:“茂輒糾案,無所回避?!?/p>
無所回避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需要回避的。
欲以立懦夫,定民志,故辭多瓷肆,無所回避,然得無惡其不文耶?(章炳麟《革命軍序》)
1.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于衷。無所適從。
1. 處,地方:住所。哨所。場所。處所。
2. 機(jī)關(guān)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
3. 量詞,指房屋:一所四合院。
4. 用在動詞前,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:所部(所率領(lǐng)的部隊(duì))。所謂(a.所說的;b.某些人所說的,含不承認(rèn)意)。無所謂(不關(guān)緊要,不關(guān)心)。所有。各盡所能。所向無敵。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。
5. 用在動詞前,與前面的“為”或“被”字相應(yīng),表示被動的意思:為人所敬。
6. 姓。
(1)(動)曲折環(huán)繞:~旋|~環(huán)|~腸|迂~。
(2)(動)從別處回到原來的地方?。骸遥€|~路|~門|~去。
(3)(動)掉轉(zhuǎn):~馬槍|~頭|~升。
(4)(動)答復(fù);回報(bào):~信|~禮|~電|~文。
(5)(動)回稟:~報(bào)|~稟。
(6)(動)謝絕;退掉;辭去:~絕|退~|駁~|撤~。
(7)(量)指事情、動作的次數(shù):一~|數(shù)~。
(8)(量)說書的一個段落;章回小說的一章:第一~|一百二十~本。
(9)(名)回族。
(10)姓。
(1)(動)躲開;避免:~難|~暑。
(2)(動)防止:~雷針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