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ㄍㄡˇ ㄋㄚˊ ㄏㄠˋ ㄗˇ
GNHZ
主謂式成語
近代成語
貶義成語
(名)哺乳動物;種類很多;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;毛有黃、白、黑等顏色。是一種家畜;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;有的用來幫助打獵、牧羊等。也叫犬。
(1)(動)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、搬(東西)
(2)(動)用強力取;捉:~住三個匪徒。
(3)(動)掌握:~權|~事|~得穩(wěn)。
(4)(動)刁難;要挾:這事誰都能做;你~不住人。
(5)(動)強烈的作用使物體變壞。
(6)(介)引進所憑借的工具、材料、方法等;意思跟“用”相同:~尺量|~布擦。
(7)(介)引進所處置的對象:別~我開玩笑。
(1)(動)減損;消耗:點燈~油|鍋里的水快~干了。
(2)(動)〈方〉拖延:你別~著了;快走吧。
(3)(名)壞的音信或消息:噩~|死~|音~。
1. 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
2. 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
3. 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
4. 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
5.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
)。棋子兒。6. 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
7. 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. 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、有學問的人:孔子。先秦諸子。
9. 地支的第一位,屬鼠:子丑寅卯(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)。
10. 用于計時:子時(夜十一點至一點)。子夜(深夜)。
11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. 附加在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后,具有名詞性(讀輕聲):旗子。亂子。胖子。
13. 個別量詞后綴(讀輕聲):敲了兩下子門。
14. 姓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