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ㄏㄨㄣˋ ㄒ一ㄠˊ ㄕˋ ㄈㄟ
HXSF
動賓式成語
淆;不能讀作“yáo”。
(一)混淆是非和“指鹿為馬”都有“違背事實;不分是非”的意思;有時可通用。但“指鹿為馬”完全是故意的;并時有咄咄逼人之勢;混淆是非可以是故意的;也可以是無意的。(二)見“顛倒黑白”(244頁)。
近代成語
貶義成語
1. 攙雜在一起:混雜?;旌汀;焱?。混淆。混為一談。
2. 亂,胡亂:混亂?;焓滥?。
3. 蒙,充:蒙混。混充?;爝M。魚目混珠。
4. 茍且度過:胡混。混事。
(動)混雜:~雜|混~|混~視聽。
1. 表示解釋或分類:他是工人。《阿Q正傳》的作者是魯迅。
2. 表示存在:滿身是汗。
3. 表示承認所說的,再轉(zhuǎn)入正意,含有“雖然”的意思:詩是好詩,就是太長了。
4. 表示適合:來的是時候。
5. 表示任何:凡是。是活兒他都肯干。
6. 用于問句:他是走了嗎?
7. 加重語氣,有“的確”、“實在”的意思:天氣是冷。
8. 對,合理,與“非”相對:是非。他說的是。實事求是。
9. 認為對:是古非今。各行其是。深是其言。
10. 表示應承或同意(單說一個“是”字):是,我就去。
11. 這,此:是日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比比皆是。
12. 助詞,把行為對象提前表示只這樣做:惟你是問。惟利是圖。
13. 姓。
(1)(名)錯誤;不對:明辨是~。
(2)(副)不合于:~法。
(3)(動)不以為然;反對;責備:~難。
(4)(副)不是:~賣品。
(5)(副)表示否定;跟“不”呼應;表示雙重否定;意思是一定要這樣:~下苦功不可。
(6)(副)必須;偏偏;不行:~他莫可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