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蠻不講理
ㄇㄢˊ ㄅㄨˋ ㄐ一ㄤˇ ㄌ一ˇ
MBJL
偏正式成語
蠻;不能讀作“mān”。
參見“蠻橫無理”(655頁)。
當代成語
貶義成語
蠻:野蠻;粗暴。態(tài)度蠻橫;不講道理。
毛澤東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(nèi)部矛盾的問題》:“在我們社會里,也有少數(shù)不顧公共利益,蠻不講理,行兇犯法的人?!?/p>
蠻不講理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在我們社會里,也有少數(shù)不顧公共利益,蠻不【好工具hao86.com】講理,行兇犯法的人。(毛澤東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(nèi)部矛盾的問題》)
persist unreasonably
わからずやで道理(どうり)をわきまえない
не считаться ни с чем
<德>allen Vernunftgründen unzugǎnglich
(1)(形)粗野;兇惡;不通情理:野~|~不講理。
(2)(名)我國古代稱南方的民族。
(3)(副)〈方〉很;挺:~好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動)說(本義):~故事|他高興得話都~不出來了。
(2)(動)解釋;說明:~書|這個字有幾個~法|這本書是~氣象的。
(3)(動)商量;商議:~價兒。
(4)(動)就某方面說;論:~技術他不如你;~干勁兒他比你足。
(5)(動)講求:~衛(wèi)生|~團結|~速度。
(1)治玉。
(2)(名)物質(zhì)組織的條紋;紋理。
(3)(名)道理;事理。
(4)(名)自然科學;有時特指物理學。
(5)(名)管理;辦理。
(6)(動)整理;使整齊:~發(fā)|~一~書籍。
(7)(動)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態(tài)度;表示意見(多用于否定):路上碰見了;誰也沒~誰|置之不~。
(8)(Lǐ)姓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