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(yǔ)
鑼皷喧天
ㄌㄨㄛˊ ㄍㄨˇ ㄒㄨㄢ ㄊ一ㄢ
LGXT
主謂式成語(yǔ)
鑼;不能讀作“l(fā)uō”。
喧;不能寫作“宣”。
古代成語(yǔ)
中性成語(yǔ)
喧:聲音大。鑼鼓的聲音震天響。用敲鑼打鼓來(lái)表示喜慶的意思。
元 尚仲賢《單鞭奪槊》第四折:“早來(lái)到北邙前面,猛聽的鑼鼓喧天,那軍不到三千,擁出個(gè)將一員,雄糾糾威風(fēng)武藝顯?!?/p>
鑼鼓喧天主謂式;作謂語(yǔ)、定語(yǔ)、狀語(yǔ);含褒義。
周庸祐一一回發(fā),賞封五塊銀子,各人稱謝。少時(shí),鑼鼓喧天,笙簫徹耳。(清 黃小配《廿載繁華夢(mèng)》第二hao86.com十二回)
a deafening sound of beating the gongs and drums
ドラや太鼓(たいこ)の音(おと)がとどろく
гремят гонги и барабаны
啞然失聲、萬(wàn)籟俱寂
(名)打擊的樂(lè)器;用銅制成;形狀像盤子。用鑼槌敲打。
(1)(名)(~兒)打擊樂(lè)器;多為圓桶形或扁圓形;中間空;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:銅~|手~|大~|花~。
(2)(名)形狀、聲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~|蛙~|耳~。
(3)(動(dòng))使某些樂(lè)器或東西發(fā)出聲音;敲:~琴|~掌。
(4)(動(dòng))用風(fēng)箱等扇(風(fēng)):~風(fēng)。
(5)(動(dòng))發(fā)動(dòng);振奮:~動(dòng)|~勵(lì)|~舞|~起勇氣|~足干勁。
(6)(動(dòng))凸起;漲大:他~著嘴半天沒(méi)出聲|口袋裝得~~的。
(形)聲音大:~吵|~嚷|~擾。
(1)(名)頭頂。
(2)(名)天空:~邊。
(3)(名)頂部的;凌空架設(shè)的:~窗。
(4)(名)一晝夜二十四小時(shí)的時(shí)間;有時(shí)專指白天:今~。
(5)(名)一天的某一段時(shí)間:天不早啦。
(6)(名)季節(jié):春~|三伏~。
(7)(名)天氣:陰~。
(8)(名)天然的;天生的:~資|~才。
(9)(名)自然界:~災(zāi)。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;造物者:~意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:~堂|歸~。
按照成語(yǔ)字?jǐn)?shù)查詢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