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逆來順受
ㄋ一ˋ ㄌㄞˊ ㄕㄨㄣˋ ㄕㄡˋ
NLSS
聯(lián)合式成語
逆來順受和“委曲求全”都有“使自己受委曲而遷就別人”的意思。但逆來順受可指人的一貫態(tài)度;常表現(xiàn)人的性格;“委曲求全”僅指在一定的目的下“委曲求全”;一般不指人的一貫態(tài)度和性格。
古代成語
貶義成語
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
宋 無名氏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(hao86.com好工具)文第12出:“逆來順受,須有通時?!?/p>
逆來順受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從前受了主人的罵,無非逆來順受。(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九十三回)
逆境を甘受(かんじゅ)する,受け流す
примиряться с неизбежным
<法>faire contre mauvaise fortune bon coeur
(1)(形)方向相反:~風(fēng)|~流。
(2)(動)抵觸;不順從:忤~。
(3)(名)背叛者:叛~。
(4)(形)背叛者的:~產(chǎn)。
(5)(動)〈書〉迎接:~旅。
(6)事先:~斷。
1. ?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:來回。來往。過來。歸來。來鴻去燕(喻來回遷徙,不能在一地常??;亦喻書信來往)。
2. ?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來。向來。
3. ?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間:來年。將來。來日方長。
4. ?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:二百來頭豬。
5. ?做某個動作:胡來。
6. ?用在動詞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來動腦筋。
7.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做過(一般均可用“來著”):昨天他哭來。
8.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動作的趨向:上來。
9. ?表示發(fā)生:暴風(fēng)雨來了。
10. ?在數(shù)詞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舉理由:這臺收錄機(jī)一來音質(zhì)好,二來價錢便宜,我就買了。
11. ?用做詩、歌詞中的襯字:八月里來桂花香。
12. ?表示語氣,歸去來兮!
13. ?姓。
(1)(動)順著。
(2)(動)向著同一個方向:~風(fēng)。
(3)(動)依著自然情勢(移動);沿(著):~大道走。
(4)(動)使方向一致;使有條理次序:這篇文章還得~一~。
(5)(動)趁便;順便:~手關(guān)門。
(6)(動)適合;如意:~心|~眼。
(7)(動)依次:~延。
(8)(動)順從:歸~。
(9)(動)姓。
(1)(動)接受。
(2)(動)遭受:~災(zāi)。
(3)(動)忍受;禁受:~不了。
(4)(動)〈方〉適合:~吃(吃著有味)|~聽(聽著入耳)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