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引虎自衛(wèi)
一ㄣˇ ㄏㄨˇ ㄗˋ ㄨㄟˋ
YHZW
偏正式成語
古代成語
貶義成語
引:招引。引來老虎,保衛(wèi)自己。比喻企圖依仗惡人,結(jié)果反受其害。
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三回:“嚴(yán)顏在巴郡,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,拊心而嘆曰:‘此所謂獨(dú)坐窮山,引虎自衛(wèi)者也!’”
引虎自衛(wèi)作[hao86.com好工具]定語;指人的選擇不當(dāng)。
楊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記》第三章第七節(jié):“這正是無異引虎自衛(wèi)?!?/p>
1.拉,伸:~力。~頸。~而不發(fā)?!愿吒?。
2.領(lǐng),招來:~見?!??!浴!珜?dǎo)。~薦。拋磚~玉。
3.拿來做證據(jù)、憑據(jù)或理由:~文?!?。援~。
4.退卻:~退?!?。
5.舊時(shí)長度單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
6.古代柩車的繩索:發(fā)~(出殯)。
(1)(代)自己:~愛|~備|~便|~費(fèi)|~供|~家|~薦|~救|~勉|~棄|~謙|~強(qiáng)|~殺|~述|~訴|~習(xí)|~信|~省|~許|~選|~學(xué)|~專|~足|~不量力|~掘墳?zāi)梗Q清高|~投羅網(wǎng)|~我批評|~言~語|~作聰明。
(2)(副)自然;當(dāng)然:~不待言|~當(dāng)努力|~有公道。
(3)(介)從;由:~古|~外|~?。h(yuǎn)而近。
(1)(動(dòng))防護(hù);保衛(wèi)。
(2)(名)明代駐兵的地點(diǎn);駐軍人數(shù)比“所”多;后來只用于地名:威?!?/p>
(3)(名)周朝國名;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帶。
(4)姓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