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
BSZS
動賓式成語
古代成語
中性成語
粟:小米,泛指糧食。原指伯夷、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。指清白守節(jié)
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武王已平殷亂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haO86.com齊恥之,義不食周粟,隱于首陽山,采薇而食之?!?/p>
不食周粟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有骨氣。
這是沿路討來的殘飯,因?yàn)閮扇嗽?jīng)議定“不食周粟”,只好進(jìn)了首陽山之后開始實(shí)行。(魯迅《故事新編 采薇》)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吃:食肉。食欲。
2. 吃的東西:食品。糧食。零食。豐衣足食。
3. 俸祿:“君子謀道不謀食”。
4.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(xiàn)象:日食。月食。
(1)(名)圈子:繞場一~。
(2)(名)周圍:四~|圓~。
(3)(動)繞一圈:~而復(fù)始。
(4)(形)普遍;全:~身|~知。
(5)(形)完備;周到:~密|~詳。
(6)(名)星期:~報(bào)|~刊|~末。
(7)(名)即周波;交流電的變化或電磁波的振蕩從一點(diǎn)開始完成一個(gè)過程再到這一點(diǎn);叫一個(gè)周波。
(8)(動)接濟(jì):~濟(jì)。
(9)(名)朝代;約公元前11世紀(jì)起到公元前256;姬發(fā)所建。參見“西周”;“東周”。
(10)(名)北周。
(11)(名)后周。
(12)(名)姓。
(1)(名)谷子。
(2)(名)姓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