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不勞而獲
ㄅㄨˋ ㄌㄠˊ ㄦˊ ㄏㄨㄛˋ
BLEH
偏正式成語
而;不能讀作“ěr”。
不勞而獲和“坐享其成”;都含有“自己不勞動而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①適用對象不同。不勞而獲常用于剝削階級或剝削階級思想嚴重的人。②不勞而獲的語義重;思想和行為是應當批判的;“坐享其成”的思想和行為是可以通過勸導加以糾正的。
古代成語
貶義成語
獲:獲得。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。也作“不勞而得”。
三國 魏 王肅《孔子家語 入官》:“所求于邇,故不勞而得也?!?/p>
不勞而獲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,比喻不勞動而得到成果。
我的目標是不滿于楊,而因此而是[hao86.com好工具]為的舉動,卻也許被第三者收漁人之利,不勞而獲。(魯迅《兩地書》三十)
reap where one has not sown
労せずして利益を得る
достáться без трудá
<德>ernten,ohne selbst dafür gearbeitet zu haben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人類創(chuàng)造物質(zhì)或精神財富的活動:勞動。勞力。勞逸。功勞(功業(yè),成績)。按勞分配。
(2)辛苦,辛勤:勞苦。勞頓(勞累困頓)。勞瘁(勞累病苦)。勞碌(事情多而辛苦)。勞心。疲勞。煩勞。任勞任怨。
(3)勞動者的簡稱:勞工(舊時指工人)。勞資。
(4)用力:勞苦功高。勤勞。徒勞無功。
(5)用言語或?qū)嵨镂繂枺?span>慰勞。勞軍(慰勞軍隊)。
1.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算耳”。
2.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(zhuǎn)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(shè),如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)。
3.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
(1)(動)捉住;擒?。?span>捕~|俘~。
(2)(動)得到;獲得:~勝|~獎|~罪|~救。
(3)(動)收割:收~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