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不可収拾
ㄅㄨˋ ㄎㄜˇ ㄕㄡ ㄕˊ
BKSS
偏正式成語
拾;不能讀作“sí”。
拾;不能寫作“十”。
古代成語
貶義成語
收拾:整理。原意是沒法歸類整頓;后形容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無法挽救的地步。
唐 韓愈《送高閑Hao86.com上人序》:“泊與淡相遭,頹墮委靡,潰敗不可收拾?!?/p>
不可收拾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含貶義,形容事物破壞得十分嚴。
蒲殿俊輩登臺之后,因為縱容兵士的結(jié)果,弄到了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。(郭沫若《少年時代 反正前后》)
<法>irréparable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允許:許可。認可。寧可。
2. 能夠:可見。可能。可以。不可思議。
3. 值得,認為:可憐。可悲??捎H。可觀??少F??筛杩善?。
4. 適合:可身??煽???审w。
5. 盡,滿:可勁兒干。
6. 大約:年可二十?!疤吨恤~可百許頭”。
7. 表示轉(zhuǎn)折,與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
8. 表示強調(diào):他可好了。
9. 用在反問句里加強反問語氣:都這么說,可誰見過呢?
10. 用在疑問句里加強疑問語氣:這件事他可同意?
11. 姓。
(1)(動)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;把攤開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攏:~拾|~集。
(2)(名)取自己有權(quán)取的東西或原來屬于自己的東西:~回|~復(fù)。
(3)(動)獲得(經(jīng)濟利益):~入|~益。
(4)(動)收獲;收割:~成|秋~。
(5)(動)接;接受;容納
(6)(動)約束;控制(感情或行動):我的心像斷了線的風(fēng)箏似的;簡直~不住了。
(7)(動)逮捕;拘禁:~監(jiān)。
(8)(動)結(jié)束;停止(工作):~工|~場。
1. 撿,從地上拿起:拾草。拾糞。拾零(撿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,常用于文章標題)。拾取。俯拾皆是。拾人牙慧。
2. 收,斂,整理:收拾。拾掇。
3. “十”的大寫。
4. 舊稱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護袖。
1. 古同“涉”,歷,經(jīng)由:拾級而上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