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ㄅ一ㄥˋ ㄖㄨˋ ㄍㄠ ㄏㄨㄤ
BRGH
主謂式成語
肓;不能讀作“mánɡ”。
病入膏肓和“不可救藥”;都形容病勢嚴重;無法醫(yī)治。但病入膏肓偏重在“病”;也比喻事態(tài)嚴重;無法挽救;“不可救藥”偏重在“救”、“藥”;比喻毛病很重;無法挽救;而且適用范圍比病入膏肓廣。
古代成語
貶義成語
膏肓:我國古代醫(yī)學名稱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臟和膈膜之間叫“【好工具hao86.com】肓”。古代認為“膏肓”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態(tài)嚴重;無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年》:“醫(yī)至,曰:‘疾不可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達之不及,藥不至焉,不可為也?!唬骸坚t(yī)也?!駷橹Y而歸之?!?/p>
病入膏肓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,用于事物或人。
吾觀劉琦過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見面黃羸瘦,氣喘嘔血,不過半年,其人必死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二回)
have no hope of recovery
病(やま)い膏肓(こうこう)に蕑る,病気が不治の狀態(tài)に蕑ったこと
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
<法>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
(1)(動)生理上或心理上發(fā)生的不正常狀態(tài):疾~|心臟~。
(2)(名)生理上或心理上發(fā)生不正常的狀態(tài):~了三天。
(3)(名)心病;私弊:弊~。
(4)(名)缺點;錯誤:語~|通~。
(5)(動)〈書〉禍害;損害:禍國~民。
(6)(動)〈書〉責備;不滿:詬~|為世所~。
(1)(動)進來或進去:投~|~冬|由淺~深。
(2)(動)參加到某種組織中:~學|~伍。
(3)(動)收入:歲~|量~為出。
(4)(動)合乎:~時|~情~理。
(5)(名)入聲:平上去~。
1. 肥,肥肉:膏粱(肥肉、細糧)。膏腴。膏沃。
2. 脂油:春雨如膏。膏澤(a.滋潤作物的及時雨;b.喻給予恩惠)。
3. 中醫(yī)指心尖脂肪,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:病入膏肓。
見〔病入膏肓〕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