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大驚小恠
ㄉㄚˋ ㄐ一ㄥ ㄒ一ㄠˇ ㄍㄨㄞˋ
DJXG
聯(lián)合式成語
大驚小怪和“少見多怪”;都有“不必要的過分驚訝”的意思。但“少見多怪”指見識少的人遇見平常的事也覺得新奇而表示驚訝;大驚小怪不含“見識少”的意思;也不限于見識少的人;只是指對不足為奇的事表現(xiàn)出過分驚訝。
古代成語
中性成語
指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、Hao86.com奇怪。
宋 朱熹《答林擇之書》:“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,樸實(shí)頭做將去,久之自然見效,不必如此大驚小怪,起模畫樣也。”
大驚小怪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狀語;用于否定句中。
兄弟,休要大驚小怪的,則他便是楊衙內(nèi),是個(gè)有權(quán)有勢的的。(元 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一折)
get excited over a little thing
大(おお)げさに騒(さわ)ぎ立(た)てる
удивляться по пустякáм
<德>viel Lǎrm um nichts
1. 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(qiáng)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對比,比如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(gè)大。
3. 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
5. 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
7. 時(shí)間更遠(yuǎn)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過事物一半,不很詳細(xì),不很準(zhǔn)確:大概。大凡。
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~慌。吃~。
2.驚動(dòng):打草~蛇。
3.騾、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來:馬~了。
(1)(形)在體積、面積、數(shù)量、力量、強(qiáng)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較的對象:~河|地方~|~路。
(2)(副)短時(shí)間地:~?。?/span>
(3)(副)稍微:~有才華|牛刀~試。
(4)(形)略微少于;將近:干了~半輩子。
(5)(形)排行最末的:~兒子。
(6)(名)年紀(jì)小的人:一家大~|上有老;下有~。
(7)(名)指妾:討~。
(8)(代)謙辭;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(guān)的人或事物:~女|~店。
(1)(動(dòng))奇怪:~事。
(2)(動(dòng))覺得奇怪:大驚小~。
(3)(副)〈口〉很;非常:~不好意思的|箱子太沉;提著~費(fèi)勁的。
(4)(名)怪物;妖怪(迷信):鬼~。
(5)(動(dòng))責(zé)備;怨:這不能~他;只~我沒交代清楚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