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時(shí)間:2024-05-09 09:57:10
飛蛾撲火(fēi é pū huǒ)
- 【常用程度】:
常用成語
- 【字?jǐn)?shù)】:
四字成語
- 【繁體】:
飛蛾撲火
- 【注音】:
ㄈㄟ ㄜˊ ㄆㄨ ㄏㄨㄛˇ
- 【簡拼】:
FEPH
- 【結(jié)構(gòu)】:
主謂式成語
- 【正音】:
蛾;不能讀作“né”。
- 【辯形】:
飛蛾撲火和“自取滅亡”意思相近。但飛蛾撲火偏重在“撲”;形象地比喻漏網(wǎng)的壞人自己投入死地;“自取滅亡”偏重在“取”;直接指出是由于采取了導(dǎo)致滅亡的措施。
- 【年代】:
古代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
貶義成語
成語意思
解釋:
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
出處:
《梁書 到溉傳》:“如飛蛾之赴火,豈焚身之可吝?!?/p>
語法:
飛蛾撲火動賓式;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示例:
他今日自來投到,豈不是飛蛾撲火,自討死吃的。hAo86.com元·楊顯之《瀟湘雨》第二折
英語:
seeking one's own doom
近義詞:
飛蛾赴火、自取滅亡
反義詞:
死里逃生、同流合污、明哲保身、隨波逐流
- 1.姑娘,我清晨想到的第一個人是你,夜晚想到的最后一個人同樣也是你,縱然飛蛾撲火我毫不吝嗇,可是,路途顛簸你看不見我。
- 2.我依舊迷失在那片森林里,時(shí)光在這似乎失去意義,只成為無數(shù)輪廓清晰的記憶碎片,我看見年少時(shí)期的簡淺,固執(zhí)而倔強(qiáng)的跟著他,不顧一切,飛蛾撲火,而那人卻越走越快,越走越急,直到消失不見。
- 3.飛蛾撲火不是愚蠢,而是生命對夢想無言的追求和對追求的執(zhí)著。
- 4.但是,我還是義無反顧,像劃過天空的流星,像飛蛾撲火,決定和你在紅塵里愛一場。
- 5.他這樣做猶如飛蛾撲火,自取滅亡。
- 6.若可,讓我做一朵雪花吧。為了尋找親情,我愿意帶著深深的眷戀,落在故鄉(xiāng)的任意一個角落。為了尋找真愛,我愿意飛蛾撲火,融化在愛人的掌心里,一世花開為一人。我會在一飄一落之間將生命完美演繹,因?yàn)槲抑溃囊饬x不在于長短,而在于精彩。
成語故事
- 南朝梁時(shí)才子到藎是朝廷金紫光祿大夫到溉的孫子,深受皇帝蕭衍的喜愛,經(jīng)常在一塊作詩,蕭衍特地賜他祖父一首詩:“研磨墨以騰文,筆飛毫以書信,如飛蛾之赴火,豈焚身之可吝。必耄年其已及,可假之于少藎。”
字義分解
-
(1)鳥飛。
(2)(形)物體在空中飄蕩或行駛:雪花紛~。
(3)(形)快;像飛一樣:~駛。
(4)(動)揮發(fā):酒~味了。
(5)(形)意外的:流言~語。
-
- [ é ]
1. 昆蟲,與蝴蝶相似,體肥大,觸角細(xì)長如絲,翅面灰白,靜止時(shí),翅左右平放,常在夜間活動,有趨光性:蛾子。蛾眉。蛾揚(yáng)(眉揚(yáng),形容美人笑貌)。蛾綠。飛蛾撲火。
-
(1)(動)用力向前沖;使全身突然伏在物體上:~進(jìn)懷|香氣~鼻。
(2)(動)把全部心力用到(工作、事業(yè)等上面):一心~在工作上。
(3)(動)拍打:~粉|鳥兒~著翅膀。
(4)(動)撲打;進(jìn)攻:~滅|~蠅|直~敵軍巢穴。
-
(1)(~兒)物體燃燒時(shí)所發(fā)的光和焰。
(2)指槍炮彈藥:~器|~力|軍~|走~。
(3)火氣:上~|敗~。
(4)形容紅色:~紅|~雞。
(5)比喻緊急:~速|~急。
(6)(~兒)比喻暴躁或憤怒:~性|冒~|心頭~起。
(7)同“伙”。
(8)(Huǒ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