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成語
一ㄡˇ ㄏㄨㄚˋ ㄅ一ㄢˋ ㄔㄤˊ,ㄨˊ ㄏㄨㄚˋ ㄐ一ㄡˋ ㄉㄨㄢˇ
YHBCWHJD
復(fù)句式成語
當(dāng)代成語
中性成語
唐代以后說書藝人用語,有話要說的話,就講得長,沒話要說的話,就簡單hAo86.com講幾句
巴金《談自己的創(chuàng)作·小序》:“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,有話便長,無話就短?!?/p>
有話便長,無話就短作謂語、分句;用于說話等。
1. 存在:有關(guān)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備無患。有目共睹。
2. 表示所屬:他有一本書。
3. 表示發(fā)生、出現(xiàn):有病。情況有變化。
4. 表示估量或比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學(xué)問。
6.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:有勞。有請。
7. 無定指,與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 詞綴,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1.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數(shù)之外再加零數(shù)。
(1)(名)(~兒)說出來的能夠表達(dá)思想的聲音;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:講~|會~。
(2)(動)說;談:~別|~家常|茶~會。
1. 順利,沒有困難或阻礙:便當(dāng)。便利。便道。便民。
2. 簡單的,禮節(jié)上非正式的:便宴。便衣。便函(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)。簡便。隨便。便宜(適當(dāng)?shù)?,看事?shí)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)。
3. 便利的時(shí)候:便中請來信。
4. 就:說了便做。
5. 排泄屎尿或排泄出來的屎尿:大便。便秘。
1. 〔便便〕肚子肥大的樣子,如“大腹便便”。
2. 〔便宜〕物價(jià)較低:這些東西都很便宜。占便宜(小利,私利。)
3. 〔便嬖〕封建統(tǒng)治者所親近寵愛的人。
4. 〔便佞〕善于用花言巧語討好的人。
1. 兩端的距離:長度。
2. 長度大,與“短”相對,指空間,亦指時(shí)間:長短。長空。長短句(詞的別名)。長夜(a.漫長的黑夜;b.喻黑暗的日子)。長風(fēng)破浪(喻志趣遠(yuǎn)大)。長歌代哭(以歌代哭)。
3. 優(yōu)點(diǎn),專精的技能:特長。專長。各有所長。
4. 對某事做得特別好:他長于寫作。
1. 生長,成長:長瘡。
2. 增加:長知識。
3. 排行第一的:長子。長兄。長孫。
4. 輩分高或年紀(jì)大:長輩。長者。家長。
5. 領(lǐng)導(dǎo)人;負(fù)責(zé)人:部長。校長。
1.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于衷。無所適從。
南無,也作“南謨”。佛教用語,常用于佛、菩薩名或經(jīng)書題名之前,表示對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歸敬”、“敬禮”的意思。如:南無阿彌陀佛。
(1)(名)(~兒)說出來的能夠表達(dá)思想的聲音;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:講~|會~。
(2)(動)說;談:~別|~家常|茶~會。
1. 湊近,靠近:避難就易。就著燈看書。
2. 到,從事,開始進(jìn)入:就位。就業(yè)。就寢。就任。就緒。就醫(yī)。高就。
3. 依照現(xiàn)有情況或趁著當(dāng)前的便利,順便:就近。就便。就事論事。
(1)(形)兩端之間距離小。
(2)(動)缺少;欠:理~。
(3)(名)缺點(diǎn):取長補(bǔ)~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