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僻成語
ㄓㄚˋ ㄖㄨˋ ㄌㄨˊ ㄨㄟˊ,ㄅㄨˋ ㄓ ㄕㄣ ㄑ一ㄢˇ
ZRLWBZSQ
復(fù)句式成語
古代成語
中性成語
乍:剛剛,起初;圩:圍子。新到一片蘆葦?shù)?,不知這里邊的深淺。比喻剛到一個新的地方,不熟悉情況,行動要謹(jǐn)慎
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32回:“假若不與他實說,蒙著頭,帶著他走,常言道:‘乍入蘆圩,不知深淺?!?/p>
乍(好工具h(yuǎn)ao86.com)入蘆圩,不知深淺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書面語。
1. 忽然:乍冷乍熱。乍暖還寒。
2. 剛,起初:新來乍到。
3. 張開,鼓起:乍著膽子(勉強(qiáng)鼓起勇氣)。
4. 姓。
(1)(動)進(jìn)來或進(jìn)去:投~|~冬|由淺~深。
(2)(動)參加到某種組織中:~學(xué)|~伍。
(3)(動)收入:歲~|量~為出。
(4)(動)合乎:~時|~情~理。
(5)(名)入聲:平上去~。
(1)(名)蘆葦;草木植物;多生在水邊;莖中空;可以編席;造紙:~花。
(2)(Lú)姓。
1. 中國江淮低洼地區(qū)周圍防水的堤:圩垸。圩子。筑圩。
2. 有圩圍住的地區(qū):圩田。鹽圩。
3. 圍繞村落四周的障礙物(亦稱“圍子”):土圩子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(jìn)。知情達(dá)理。
2.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3. 學(xué)識,學(xué)問:知識,求知。無知。
4. 主管:知縣(舊時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賓(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。亦稱“知客”)。
5. 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(1)(形)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
(2)(名)深度:河水只有三尺~。
(3)(形)深奧:由淺入~。
(4)(形)深刻;深入:~談。
(5)(形)(感情)厚;(關(guān)系)密切:~情厚誼。
(6)(顏色)濃:~紅|~綠。
(7)距離開始的時間很久:~秋。
(8)(副)很;十分:~知|~信。
1. 從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離小的,與“深”相對:深淺。淺灘。淺海。屋子進(jìn)深淺。
2. 不久,時間短:年代淺。
3. 程度不深的:這篇文章很淺。淺薄。淺嘗。淺見。淺近。淺陋。
4. 顏色淡?。簻\紅。淺淡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