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成語
有你不多,無你不少
一ㄡˇ ㄋ一ˇ ㄅㄨˋ ㄉㄨㄛ,ㄨˊ ㄋ一ˇ ㄅㄨˋ ㄕㄠˇ
YNBDWNBS
復句式成語
當代成語
中性成語
1. 存在:有關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備無患。有目共睹。
2. 表示所屬:他有一本書。
3. 表示發(fā)生、出現(xiàn):有病。情況有變化。
4. 表示估量或比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學問。
6.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:有勞。有請。
7. 無定指,與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 詞綴,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1.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數(shù)之外再加零數(shù)。
(1)(代)稱對方(一個人);有時也用來指稱“你們”:~校。
(2)(代)泛指任何人(有時實際上指我):他的才學叫~不得不佩服|這孩子要我給他買個手風琴;一天三番五次地老跟~在這個問題上兜圈子。注意“你”跟“我”或“他”配合;表示“這個…”和“那個…”的意思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形)數(shù)量大:~年。
(2)(形)比原來的數(shù)目有所增加;數(shù)量上超出:~住兩天。
(3)(形)表示相差的程度大:他比我強~了。
(4)(形)超出原有的或應有的數(shù)量或限度:你的錢給~了。
(5)(數(shù))(用在數(shù)量詞后)表示不確定的零數(shù):五十~。
(6)(副)表贊嘆:~幸福??!
(7)(副)表疑問:你有~大?
(8)姓。
1.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于衷。無所適從。
南無,也作“南謨”。佛教用語,常用于佛、菩薩名或經(jīng)書題名之前,表示對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歸敬”、“敬禮”的意思。如:南無阿彌陀佛。
(1)(代)稱對方(一個人);有時也用來指稱“你們”:~校。
(2)(代)泛指任何人(有時實際上指我):他的才學叫~不得不佩服|這孩子要我給他買個手風琴;一天三番五次地老跟~在這個問題上兜圈子。注意“你”跟“我”或“他”配合;表示“這個…”和“那個…”的意思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數(shù)量小的,與“多”相對:多少。少量。少許。
2. 缺,不夠:缺少。減少。
3. 不經(jīng)常:少有。少見。
4. 短時間:少等。少候。少頃。
5. 丟,遺失:屋里少了東西。
6. 輕視:“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,如吾弗信,今我睹子之難窮也”。
1. 年紀輕或年輕人:少年。少女。少壯(年輕力壯)。
2. 古代輔佐長官的副職:少傅。少保。
3. 次級的:少校。少將(jiàng)。
4. 姓。
最近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