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所欲為
惟所欲為的意思
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任意而為。
引鄭觀應(yīng)《盛世危言·書吏》:“猶是一事,有賄者從,無賄者駁,混淆黑白,顛倒是非,惟所欲為,莫之能制?!?br />劉師培《廢兵廢財論》:“兼併之民,伏處鄉(xiāng)里,生殺與奪,惟所欲為,法律有所不加,官吏有所不禁,豈非有財之故也?!?/span>
【解釋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任意而為。
【出處】清·鄭觀應(yīng)《盛世危言·書吏》:“猶是一事,有賄者從,無賄者駁,混淆黑白,顛倒是非,惟所欲為,莫之能制。”
【示例】蔡東藩《明史演義》第18回:“惟庸既謀斃劉基,益無忌憚,生殺黜陟,惟所欲為?!?/p>
【近義詞】為所欲為、唯所欲為
【語法】惟所欲為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(1)(副)單單。
(2)(副)只是。
(3)(助)〈書〉用在年、月、日之前。
1. 處,地方:住所。哨所。場所。處所。
2. 機關(guān)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
3. 量詞,指房屋:一所四合院。
4. 用在動詞前,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:所部(所率領(lǐng)的部隊)。所謂(a.所說的;b.某些人所說的,含不承認(rèn)意)。無所謂(不關(guān)緊要,不關(guān)心)。所有。各盡所能。所向無敵。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。
5. 用在動詞前,與前面的“為”或“被”字相應(yīng),表示被動的意思:為人所敬。
6. 姓。
(1)(名)欲望:食~|求知~。
(2)(動)想要;希望:隨心所~|暢所~言。
(3)(動)需要:膽~大而心~細(xì)。
(4)(副)將要:搖搖~墜|山雨~來風(fēng)滿樓。
1. 做,行,做事:為人。為時。為難。不為己甚(不做得太過分)。
2. 當(dāng)做,認(rèn)做:以為。認(rèn)為。習(xí)以為常。
3. 變成:成為。
4. 是:十兩為一斤。
5. 治理,處理:為政。
6. 被:為天下笑。
7. 表示強調(diào):大為惱火。
8. 助詞,表示反詰或感嘆:敵未滅,何以家為?
9. 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dd3943ac9fdd39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