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一知十
聞一知十的意思
聞一知十
(1) 聽到事情的[hao86.com好工具]一端即知其全貌。比喻人聰明之甚,能舉一反三
⒈ 聽到一件事,可以推知十件事。多用以形容聰明而善于類推。
引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賜也何敢望回 ? 回也聞一以知十, 賜也聞一以知二。”
《隸釋·漢安平相孫根碑》:“根受性明睿,聞一知十?!?br />宋葉適《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》:“夏絹和買,已非正賦,復(fù)有軍衣和買;糯米科折,止為省務(wù),復(fù)有覆紐價錢。若此類,聞一知十,窮民何以堪命!”
清龔自珍《<春秋決事比>自序》:“后世決獄大師,有能神而明之,聞一知十也者,吾不得而盡知之也?!?/span>
形容人稟賦聰敏,領(lǐng)悟力、類推力強(qiáng)。
【解釋】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類推。
【出處】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公冶長》:“賜也何敢望回?回也聞一以知十,賜也聞一以知二?!?/p>
【示例】許地山《玉官》:“她每是講頭解尾,聞一知十。”
【近義詞】聞一知二
【語法】聞一知十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聽見:~見。
(2)(名)消息:新~。
(3)(名)名聲:艷~。
(4)(名)知識;見聞:博學(xué)多~。
(5)(動)用鼻子嗅:味道好~。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(jié)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(qiáng)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1. 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(jìn)。知情達(dá)理。
2.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3. 學(xué)識,學(xué)問:知識,求知。無知。
4. 主管:知縣(舊時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賓(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。亦稱“知客”)。
5. 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九加一后所得。
(2)(形)表示達(dá)到頂點:~足|~成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d7c343ac9fd7c3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