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制的意思
⒈ 唐宋時由中書舍人或知制誥所掌的皇帝誥命稱外制,由翰林學士所掌之誥命稱內制。 唐時兩制尚無嚴格分別。參見“內制”。
引唐李翱《卓異記·門生為翰林學士撰座主白麻》:“代宗登極,并領詔誥,每授相除將,不由外制?!?br />宋趙彥衛(wèi)《云麓漫鈔》卷五:“至唐置翰林學士,以文章侍從,而本朝因之。翰林學士司麻制批答等,為內制。中書舍人六員分房行詞,為外制云。”
《宋史·劉敞傳》:“﹝劉敞﹞為文尤贍敏。掌外制時,將下直,會追封王、主九人,立馬卻坐,頃之,九制成。”
字義分解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a86343ac9fa863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