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若的意思
宛若
(1)haO86.com宛如;仿佛
⒈ 仿佛;好象。
引晉無名氏《晉白紵舞歌詩》:“輕軀徐起何洋洋,高舉兩手白鵠翔。宛若龍轉(zhuǎn)乍低昂,凝停善睞容儀光?!?br />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:“長和兄弟五人,幼孤。 祜來哭,見長和哀容舉止,宛若成人?!?br />五代王仁?!堕_元天寶遺事·枯松再生》:“明皇遭祿山之亂,鑾輿西幸。禁中枯松復(fù)生,枝葉蔥蒨,宛若新植者。”
清徐士鑾《宋艷·奇異》:“公命取經(jīng)令讀,一閲如流,宛若素習(xí)?!?br />陶爾夫《伐木者的旅行》三:“只見一片蔥綠色的密松林,它隨著山坡起伏,宛若大海中的巨浪,一直伸向遠方?!?/span>
⒉ 漢代女子名。 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神君者, 長陵女子,以子死悲哀,故見神於先后宛若。
引宛若祠之其室,民多往祠?!?br />裴駰集解引孟康曰:“兄弟妻相謂‘先后’。 宛若,字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﹝先后﹞即今妯娌也……宛音冤。”
⒊ 后世用為妯娌的代稱。
引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霍女》:“妾家雖貧,無作賤媵者,無怪諸宛若鄙不齒數(shù)矣!”
清方苞《七思·伯姊》:“幸有妹兮為宛若,謂餘生兮將有託?!?br />王闿運《帥芳哀詞》:“和于宛若,勤于缶甔?!?/span>
好像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賞譽》:「長和兄弟五人,幼孤。祜來哭,見長和哀容舉止,宛若成人?!埂冻蹩膛陌阁@奇.卷一七》:「自此瘡越加大了,頭脹如栲栳。每夜二鼓叫呼,宛若被鞭之狀?!挂沧鳌竿鹑纭埂?/p>
字義分解
1. 曲折:委宛。宛妙(聲音婉轉(zhuǎn)動聽)。宛轉(zhuǎn)(zhuǎn )(a.輾轉(zhuǎn);b.同“婉轉(zhuǎn)”)。
2. 仿佛:宛然。宛如。宛若(仿佛,好像)。
3. 姓。
1. 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2. 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無人。置若罔聞。門庭若市。
3. 你,汝:若輩?!案粢?,復(fù)若賦,則何如?”
4. 約計:若干(gān )。若許。
5. 此,如此:“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?!?/p>
6. 順從:“曾孫是若?!?/p>
7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話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若而嘆。”
8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話中的樹名)。
9. 指“杜若”(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):“沐蘭澤,含若芳”。若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
10. 文言句首助詞,常與“夫”合用:“若夫陰雨霏霏,連月不開?!?/p>
11.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,表示事物的狀態(tài):“桑之未落,其葉沃若”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a41843ac9fa418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