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然自若
坦然自若的意思
坦然自若
(1) 心hAo86.com境坦白自在,神情安定如常,毫不忸忸怩怩
⒈ 態(tài)度安詳,一如常態(tài)。
引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二二回:“寳釵原不妄言輕動(dòng),便此時(shí)亦是坦然自若?!?br />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七章:“這時(shí)的小鎖柱,盡管手中平端著匣子槍,匣槍張著大機(jī)頭,可是,他的臉上,卻是一派坦然自若的神色?!?/span>
【解釋】態(tài)度安詳,一如常態(tài)。
【出處】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二十二回:“寶釵原不妄言輕動(dòng),便此時(shí)亦是坦然自若?!?
【示例】這時(shí)的小鎖柱,盡管手中平端著匣子槍,匣槍張著大機(jī)頭,可是,他的臉上,卻是一派坦然自若的神色。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七章
【近義詞】鎮(zhèn)定自若
【反義詞】忸忸怩怩
【語法】坦然自若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神情。
字義分解
(1)(形)平而寬廣
(2)(形)坦白;坦率。
(3)(形)心里安定:~然|~蕩。
1. ?對(duì),是:然否。不然。不以為然。
2. ?以為對(duì),答應(yīng),信守:然納(以為對(duì)而采納)。然諾(許諾,信守諾言)。
3. ?這樣,如此:當(dāng)然。然后。然則。
4. ?表示一種語氣(a.表決定,猶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然”;b.表比擬,猶言一般,如“如見其肺肝然”)。
5. ?用于詞尾,表示狀態(tài):顯然。忽然。飄飄然。
6. ?古同“燃”。
(1)(代)自己:~愛|~備|~便|~費(fèi)|~供|~家|~薦|~救|~勉|~棄|~謙|~強(qiáng)|~殺|~述|~訴|~習(xí)|~信|~?。S|~選|~學(xué)|~專|~足|~不量力|~掘墳?zāi)梗Q清高|~投羅網(wǎng)|~我批評(píng)|~言~語|~作聰明。
(2)(副)自然;當(dāng)然:~不待言|~當(dāng)努力|~有公道。
(3)(介)從;由:~古|~外|~?。h(yuǎn)而近。
1. 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2. 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無人。置若罔聞。門庭若市。
3. 你,汝:若輩?!案粢?,復(fù)若賦,則何如?”
4. 約計(jì):若干(gān )。若許。
5. 此,如此:“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。”
6. 順從:“曾孫是若?!?/p>
7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話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若而嘆?!?/p>
8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話中的樹名)。
9. 指“杜若”(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):“沐蘭澤,含若芳”。若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
10. 文言句首助詞,常與“夫”合用:“若夫陰雨霏霏,連月不開。”
11.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,表示事物的狀態(tài):“桑之未落,其葉沃若”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9e8043ac9f9e80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