恬不知恥
恬不知恥的意思
恬不(hao86.com好工具)知恥
(1) 泰然處之,不以為恥
⒈ 安然處之,不以為恥。見“恬不知恥”。
引宋呂祖謙《東萊博議·衛(wèi)禮至殺邢國子》:“衛(wèi)禮至行險(xiǎn)僥幸而取其國,恬不知恥,反勒其功於銘,以章示后?!?br />明唐順之《與曹子泰評事書》:“如老嫠守節(jié),蓋幾十年苦心,若一旦忘哀冒利,恬不知恥,則所謂舉其平生而盡棄之,生不如死也?!?br />清戴名世《與白藍(lán)生書》:“即其所習(xí)之文,不過記誦熟爛之辭,互相鈔襲,恬不知恥?!?br />亦作“恬不知恥”、“恬不知愧”、“恬不知羞”。 清閻爾梅《房琯論》:“軍法,大將失律者,斬。 琯失律,宜斬;不斬而罷,已屬非法,尚恬不知愧,賓客盈門?!?br />清王韜《淞隱漫錄·馮佩伯》:“特不解當(dāng)時(shí)婦女,何以恬不知羞,豈真叔寳全無心肝者哉?”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四三章:“‘打這個恬不知恥的走狗!’臺下一片激怒的喊聲,還是震動了臺上的胡博士。”
犯了過錯卻安然不以為羞恥?!睹魇罚矶穑鄠鳌罚骸复酥卸喟敌?,非可概斥。即使陽假名義,視呈身進(jìn)取、恬不知恥者,孰愈哉?」也作「恬然不恥」。
【解釋】指對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為安然處之;不以為恥。恬:安然、滿不在乎。
【出處】宋 呂祖謙《東萊博議 衛(wèi)禮至殺邢國子》:“衛(wèi)禮至行險(xiǎn)僥幸而取其國,恬不知恥,反勒其功于銘,以章示后?!?/p>
【示例】“打這個恬不知恥的走狗!”臺下一片激怒的喊聲,還是震動了臺上的胡博士。(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四十三章)
【近義詞】厚顏無恥、滿不在乎、寡廉鮮恥、不以為恥
【反義詞】無地自容、汗顏無地、天地自容
【語法】恬不知恥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形)〈書〉安靜。
(2)(形)〈書〉滿不在乎、坦然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(jìn)。知情達(dá)理。
2.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3. 學(xué)識,學(xué)問:知識,求知。無知。
4. 主管:知縣(舊時(shí)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賓(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。亦稱“知客”)。
5. 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(1)(形)羞愧:可~|知~。
(2)(形)恥辱:奇~大辱|引以為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8eea43ac9f8eea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