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子的意思
⒈ 謂女子富有生育能力。
引《戰(zhàn)國策·楚策四》:“楚考烈王無子, 春申君患之,求婦人宜子者進(jìn)之,甚眾,卒無子?!?br />《漢書·谷永傳》:“﹝陛下﹞使列妾得人人更進(jìn),猶尚未足也,急復(fù)益納宜子?jì)D人,毋擇好丑,毋避嘗字,毋論年齒?!?br />《后漢書·李固傳》:“又即位以來,十有餘年,圣嗣未立,羣下繼望。可令中宮博簡(jiǎn)嬪媵,兼採微賤宜子之人,進(jìn)御至尊,順助天意。”
《遼史·后妃傳·道宗惠妃蕭氏》:“后妹斡特懶先嫁乙辛子綏也,后以宜子言于帝,離婚,納宮中。”
字義分解
(1)(形)合適:相~|適~|權(quán)~之計(jì)|因地制~。
(2)(動(dòng))應(yīng)當(dāng)(今多用否定式):不~操之過早。
(3)(動(dòng))〈書〉當(dāng)然;無怪:~其無往而不利。
(4)姓。
1. 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
2. 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
3. 動(dòng)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
4. 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
5.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
)。棋子兒。6. 與“母”相對(duì)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
7. 對(duì)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. 古代對(duì)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、有學(xué)問的人:孔子。先秦諸子。
9. 地支的第一位,屬鼠:子丑寅卯(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)。
10. 用于計(jì)時(shí):子時(shí)(夜十一點(diǎn)至一點(diǎn))。子夜(深夜)。
11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. 附加在名詞、動(dòng)詞、形容詞后,具有名詞性(讀輕聲):旗子。亂子。胖子。
13. 個(gè)別量詞后綴(讀輕聲):敲了兩下子門。
14. 姓。
與宜子相關(guān)的成語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7e1643ac9f7e16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