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(yǔ)詞語(yǔ)拼音 漢語(yǔ)解釋
遺編的意思
⒈ 指前人留下的著作。
引《舊唐書·章懷太子賢傳》:“往圣遺編,咸窮壼奧。”
宋蘇轍《寄題蒲傳正學(xué)士閬中藏書閣》詩(shī):“更把遺編觀得失,君家舊物豈須猜。”
明黃哲《過(guò)梁昭明太子墓》詩(shī):“遺編軼正雅,曠代殊徽音?!?br />清杜濬《詠史得謝皋》:“所以晞髮翁,遺編燦星斗。”
⒉ 指散佚的典籍。
引唐盧照鄰《樂(lè)府雜詩(shī)序》:“通儒作相,徵博士於諸侯;中使驅(qū)車,訪遺編?kù)端暮??!?br />清戴名世《<天籟集>序》:“頃余有志於先朝文獻(xiàn),欲勒為一書,所至輒訪求遺編,頗畧具?!?/span>
⒊ 釋卷;放下書籍。
引明袁宏道《送葉使君還朝序》:“雖紛龐業(yè)雜之中,而幽閒自得,手不遺編?!?/span>
字義分解
1.遺失。
2.遺失的東西:路不拾~。
3.遺漏:~忘。補(bǔ)~。
4.留下:~跡?!?。不~余力。
5.專指死人留下的:~容?!珖?。~著。
6.排泄大小便或精液(多指不自主的):~矢。~尿。~精。
(1)(動(dòng))把細(xì)長(zhǎng)條狀的東西交織起來(lái):~織|~草帽。
(2)(動(dòng))依次排列;組織:~隊(duì)|整~。
(3)(動(dòng))編輯:~雜志|主~。
(4)(動(dòng))創(chuàng)作:~劇|~曲子。
(5)(動(dòng))捏造;瞎說(shuō):~造|~派。
(6)(名)成本的書;或指書籍按內(nèi)容劃分的單位:正~|中~。
與遺編相關(guān)的成語(yǔ)
按照詞語(yǔ)字?jǐn)?shù)查詢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789c43ac9f789c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