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前筆后
意前筆后的意思
⒈ 謂先構(gòu)思成熟,然后下筆,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(xiàn)。參見“意在筆前”。
引晉衛(wèi)鑠《筆陣圖》:“若執(zhí)筆近而不能緊者,心手不齊,意后筆前者?。蝗魣?zhí)筆遠(yuǎn)而急,意前筆后者勝?!?br />明豐坊《筆訣》:“意前筆后者,熟玩古帖,于字形大小、偃仰、平直、疏密、纖穠,藴藉于心,臨紙瞑然,豫想其法,隨物賦形,各得其理。”
構(gòu)思完成,然后落筆。
【解釋】謂先構(gòu)思成熟,然后下筆,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(xiàn)。
【出處】晉·衛(wèi)鑠《筆陣圖》:“若執(zhí)筆近而不能緊者,心手不齊,意后筆前者??;若執(zhí)筆遠(yuǎn)而急,意前筆后者勝?!?/p>
【示例】明·豐坊《筆訣》:“意前筆后者,熟玩古帖,于字形大小,偃仰、平直、疏密、纖秾,蘊(yùn)藉于心?!?/p>
【近義詞】意在筆先、意在筆前
【反義詞】意后筆前
【語法】意前筆后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寫作等。
字義分解
(1)(名)意思:同~|來~|詞不達(dá)~。
(2)(名)心意;愿望:中~|任~。
(3)(動(dòng))意料;料想:~外|出其不~。
(1)(名)空間或位置在正面的:~門|村~村后。
(2)(名)往前走:勇往直~|畏縮不~|停滯不~|一往無~。
(3)(名)次序靠近頭里的:~排|~三名|~者。
(4)(名)過去的;較早的:~天|從~|~功盡棄|~所未有|~無古人;后無來者。
(5)(名)從前的(指現(xiàn)在改變了名稱的機(jī)構(gòu)等):~政務(wù)院。
(6)(名)指某事物產(chǎn)生之前:~科學(xué)(科學(xué)產(chǎn)生之前)|~資本主義(資本主義產(chǎn)生之前)。
(7)(名)未來的(用于展望):~程|~景|往~看;不要往后看。
(1)(名)寫字畫圖的用具
(2)(名)(寫字、畫畫、作文的)筆法:伏~|敗~。
(3)(動(dòng))用筆寫出:代~。
(4)(名)筆畫:“大”字有三~。
(5)量詞。ɑ)用于款項(xiàng)或跟款項(xiàng)有關(guān)的:一~錢|三~賬。b)用于書畫藝術(shù):一~錢|三~賬。b)用于書畫藝術(shù)
1.方位詞。在背面的(指空間,跟“前”相對(duì)):~門。村前村~。
2.方位詞。未來的;較晚的(指時(shí)間,跟“前、先”相對(duì)):~天。日~?!?。先來~到。
3.方位詞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對(duì)):~排。~十五名。
4.后代的人,指子孫等:無~。
5.君主的妻子:皇~?!?。
6.古代稱君主:商之先~。
7.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76f543ac9f76f5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