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鼓作氣
一鼓作氣的意思
一鼓作氣
(1) 第一次擊鼓(能夠)振作(士兵們的)【hao86.com好工具】勇氣。作,振作。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勁頭的時候一口氣干完
⒈ 古代作戰(zhàn)擊鼓進(jìn)軍,擂第一通鼓時士氣最盛。后多喻趁銳氣旺盛之時一舉成事或鼓足干勁,一往直前。
引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:“夫戰(zhàn)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?!?br />唐楊炯《左武衛(wèi)將軍成安子崔獻(xiàn)行狀》:“一鼓作氣,方輕肉食之謀;七旬舞干,始受昌言之拜?!?br />清黃鈞宰《金壺遯墨·兩軍門》:“將士亦邀奬敘,不及今一鼓作氣,功敗垂成,后欲圖之,非可歲月計矣。”
聞一多《時代的鼓手》:“我們得一鼓作氣來渡危機(jī),完成大業(yè)?!?/span>
作戰(zhàn)時擊第一通鼓,戰(zhàn)士們最能鼓足勇氣。語本《左傳.莊公十年》:「夫戰(zhàn)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?!购蟊扔髯鍪聲r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?!杜f唐書.卷一九五.回紇傳》:「奮其智謀,討彼兇逆,一鼓作氣,萬里摧鋒,二旬之間,兩京克定?!埂段拿餍∈罚谖宥亍罚骸葛堷櫳趦山婆_面前告奮勇的時候,不過是個一鼓作氣,他說要游歷英、法、日、美四國,不免言大而夸。」
【解釋】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(zhàn)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(zhàn)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
【出處】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十年》:“夫戰(zhàn)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?!?/p>
【示例】初聽這話,還是一鼓作氣的。(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四十八回)
【近義詞】一氣呵成、趁熱打鐵、連成一氣
【反義詞】一敗如水、一敗涂地、偃旗息鼓、半途而廢
【語法】一鼓作氣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(jié)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(qiáng)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(1)(名)(~兒)打擊樂器;多為圓桶形或扁圓形;中間空;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:銅~|手~|大~|花~。
(2)(名)形狀、聲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~|蛙~|耳~。
(3)(動)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(fā)出聲音;敲:~琴|~掌。
(4)(動)用風(fēng)箱等扇(風(fēng)):~風(fēng)。
(5)(動)發(fā)動;振奮:~動|~勵|~舞|~起勇氣|~足干勁。
(6)(動)凸起;漲大:他~著嘴半天沒出聲|口袋裝得~~的。
1.勞動;勞作:精耕細(xì)~?!⒅贫?。
2.起:振~。槍聲大~。
3.寫作;作品:著~。佳~。
4.假裝:~態(tài)。裝?!珮?。
5.當(dāng)作;作為:過期~廢。
6.進(jìn)行某種活動:同不良傾向~斗爭。自~自受。
7.同“做”。
(1)(名)氣體:毒~|煤~|沼~。
(2)(名)特指空氣:~壓。
(3)(名)指自然界冷熱陰晴等現(xiàn)象:天~|~候|~象|秋高~爽。
(4)(名)氣息:沒~了|上不來~。
(5)(名)味:香~|臭~。
(6)(名)人的精神狀態(tài):勇~|朝~。
(7)(名)人的作風(fēng)習(xí)氣:官~|嬌~。
(8)(動)生氣;發(fā)怒:~人。
(9)(名)欺壓:再也不受資本家的~了。
(10)(動)使人生氣:你別~我。
(11)(名)中醫(yī)指人體內(nèi)能使各器官正常地發(fā)揮機(jī)能的原動力:元~。
(12)(名)中醫(yī)指某種病象:你別~我。(名)欺壓
(13)(名)欺壓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4b9343ac9f4b93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