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之言
一家之言的意思
指有獨特見解、自成一家(好工具hao86.com)的學說或論著。
⒈ 指有獨特見解、自成一家的學說或論著。
引漢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欲以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?!?br />晉葛洪《抱樸子·自敘》:“洪年二十餘,乃計作細碎小文,妨棄功日,未若立一家之言,乃草創(chuàng)子書。”
梁啟超《論譯書》:“近歲有續(xù)編及駁議等編,皆當補譯,以成一家之言。”
自成體系的獨特見解。《文選.司馬遷.報任少卿書》:「亦欲以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?!顾危懹巍促R黃樞密啟〉:「凜然一家之言,發(fā)乎千載之閟?!挂沧鳌敢患抑摗埂ⅰ敢患抑畬W」、「一家之說」、「一家言」。
【解釋】指有獨特見解、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。
【出處】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欲以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?!?/p>
【示例】清 梁啟超《論譯書》:“皆當補譯,以成一家之言。”
【近義詞】一家之辭
【反義詞】遠見卓識
【語法】一家之言偏正式;作賓語;指有獨特見解。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1. 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:家庭。家眷。家長(zhǎng )。家園。家譜。家塾。家鄉(xiāng)。家風。家訓。家規(guī)。家喻戶曉。如數(shù)家珍。
2. 家庭所在的地方:回家。老家。安家。
3. 居住:“可以家焉”。
4. 對人稱自己的尊長、親屬:家祖。家父。家翁。家母。家慈。
5. 家里養(yǎng)的,不是野生的:家畜。家禽。
6. 經(jīng)營某種行業(yè)的人家或有某種身份的人家:酒家。農(nóng)家。
7. 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有豐富實踐經(jīng)驗及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:專家。行(háng )家。作家??茖W家。
8. 學術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道家。墨家??v橫家。諸子百家。
9. 量詞,用于計算家庭或企業(yè):一家人家。
10. 姓。
1. 助詞,表示領有、連屬關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詞,表示修飾關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
4. 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
5. 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
6. 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
(1)(名)話:~語|語~|格~。
(2)(動)說:~之有理|暢所欲~。
(3)(量)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:五~詩。
(4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45b643ac9f45b6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