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動不如一靜的意思
本謂動不如靜。后亦作多一事【hao86.com好工具】不如少一事解。
⒈ 本謂動不如靜。后亦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解。
引宋張端義《貴耳集》卷上:“孝宗幸天竺及靈隱,有輝僧相隨。見飛來峰,問輝曰:‘既是飛來,如何不飛去?’對曰:‘一動不如一靜。’”
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》:“況且下水順風,相去已百里之遙,一動不如一靜,勸你息了心罷!”
《紅樓夢》第五七回:“一動不如一靜。我們這里就算好人家,別的都容易,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,脾氣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?!?br />王西彥《春寒》:“一動不如一靜,看看事態(tài)的發(fā)展再說。”
南宋孝宗游幸杭州靈隱寺,有僧凈輝相隨,見寺前有飛來峰,問凈輝曰:「既是飛來,如何不飛去?」對曰:「一動不如一靜?!沟涑鏊危畯埗肆x《貴耳集.卷上》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勸人行事謹慎小心,以靜制動?!毒劳ㄑ裕矶涡」賵F圓破氈笠》:「況且下水順風,相去已百里之遙,一動不如一靜,勸你息了心罷!」《紅樓夢.第五七回》:「紫鵑停了半晌,自言自語的說道:『一動不如一靜,我們這里就算好人家?!弧?/p>
【解釋】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,還是不做為好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【出處】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上卷:“孝宗幸天竺及靈隱,有輝僧相隨。見飛來峰,問輝曰:‘既是飛來,如何不飛去?’對曰:‘一動不如一靜?!?/p>
【示例】老舍《避暑》:“一動不如一靜,心靜自然涼。”
【近義詞】以靜制動
【語法】一動不如一靜主謂式;作謂語、分句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(1)(動)改變原來位置或狀態(tài):搬~。
(2)(名)動作:一舉一~。
(3)(動)使用:~腦筋。
(4)(動)感情起反應:~人。
(5)(動)開始做:~工。
(6)(副)動不動;常常:觀眾~以萬計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依照順從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
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樣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織。
3. 比得上,及:百聞不如一見。自嘆弗如。
4. 到,往:如廁。
5. 假若,假設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
6. 奈,怎么:如何。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7. 與,和:“公如大夫入”。
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9. 用在形容詞后,表示動作或事物的狀態(tài):突如其來。
10. 表示舉例:例如。
11. 應當:“若知不能,則如無出”。
12. 〔如月〕農(nóng)歷二月的別稱。
13. 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458443ac9f4584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