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物不知
一物不知的意思
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謂知識尚有【好工具hao86.com】欠缺。
亦作:一事不知
⒈ 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謂知識尚有欠缺。
引漢揚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圣人之於天下,恥一物之不知?!?br />漢崔瑗《河間相張平子碑》:“一物不知,實以為恥?!?br />唐劉知幾《史通·雜說中》:“‘一物不知,君子所恥?!莿t時無遠近,事無巨細,必藉多聞,以成博識?!?br />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論起‘一物不知,儒者之恥’的道理,這是正當辦法?!?br />亦作“一事不知”。 《南史·隱逸傳·陶弘景》:“讀書萬餘卷,一事不知,以為深恥?!?br />清趙翼《陔馀叢考·成語》:“一事不知,以為深恥。 《晉書》陶淵明謂范隆曰,一物不知,君子之恥?!?br />按:陶淵明乃劉淵之誤。 《晉書·劉元海載記》:劉淵幼好學(xué),嘗謂同門生朱紀、范隆曰:“一物之不知,固君子之所恥也?!?/span>
對某一事物不了解,指知識尚有欠缺、不完備。
【解釋】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比喻知識尚有欠缺。
【出處】漢·揚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圣人之于天下,恥一物之不知?!?/p>
【示例】論起“一物不知,儒者之恥”的道理,這是正當辦法。(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二回)
【近義詞】一事不知
【反義詞】無所不知
【語法】一物不知作謂語、定語;指知識不完備。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(jié)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(1)(名)東西:~品|寶~。
(2)(名)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(huán)境:~議。
(3)(名)內(nèi)容、實質(zhì):言之有~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。知情達理。
2.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3. 學(xué)識,學(xué)問:知識,求知。無知。
4. 主管:知縣(舊時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賓(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。亦稱“知客”)。
5. 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與一物不知相關(guān)的成語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457143ac9f457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