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副的意思
(好工具h(yuǎn)ao86.com)一副
(1) 一對
⒈ 亦作“一付”。
⒉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成對或成套的器物。
引《新編五代史評話·唐史上》:“詔李克用進(jìn)爵為晉王,賜衣甲馬鎧弓箭各一副?!?br />《京本通俗小說·碾玉觀音》:“恁般一塊玉,如何將來只做得一副勸盃!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申祥甫拿出一副藍(lán)布被褥?!?br />張?zhí)煲怼洞猴L(fēng)》:“還有是丁老師那付興高采烈的嗓音,好象他剛剛和出一付清一色?!?/span>
⒊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人或動物的軀體、內(nèi)臟。
引元無名氏《漁樵記》第一折:“十載攻書,半生埋沒,學(xué)干祿,誤殺我者也之乎,打熬成這一付窮皮骨?!?br />元紀(jì)君祥《趙氏孤兒》楔子:“草人腹中懸一付羊心肺?!?br />《花月痕》第二九回:“花朝擁,月夜偎,嚐盡溫柔滋味……兩人合一副腸和胃?!?/span>
⒋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容貌、面部表情、姿勢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正説著,外邊走進(jìn)一個人來,兩只紅眼邊,一副鍋鐵臉?!?br />張?zhí)煲怼洞猴L(fēng)》:“有時候他得插句把嘴,一面在臉上做出一付逗人笑的樣子--告訴別人他是在說俏皮話。”
葉曙明《賣假藥的老頭》:“陶平好不容易止住笑聲,揎拳捋袖,擺出一副老住家的架勢?!?/span>
⒌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言語、文章。
引宋嚴(yán)羽《滄浪詩話·詩評》:“大歷以前,分明是一副言語;晚唐分明是一副言語;本朝諸公,分明是一副言語。”
《陸象山語錄》卷下:“寧是縱情肆欲之人,猶容易與他説話,最是學(xué)一副亂説底,沒奈他何?!?br />魯迅《書信集·致章廷謙》:“其書目內(nèi)容及形式,一副徐志摩式也?!?/span>
⒍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手段、本領(lǐng)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三回:“這正是安老爺笑吟吟不動聲聲,一副作英雄的手段。”
例如:一副本領(lǐng)。
數(shù)量詞:(1)? 物一組。《水滸傳.第三回》:「史進(jìn)便入茶坊里來,揀一副座位坐了。」(2)? 物成雙。《老殘游記.第五回》:「看這于家死的實在可慘,又平白的受了人家一副金鐲子,心里也有點過不去?!?/p>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(jié)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(qiáng)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1.第二位的,輔助的,區(qū)別于“正”、“主”:~職?!??!??!?。
2.附帶的,次要的:~業(yè)。~品?!??!?。~歌?!a(chǎn)品?!饔谩?/span>
3.相配,相稱(chèn):名實相~。其實難~。
4.量詞(a.一組或一套,如“一~手套”,“全~武裝”;b.指態(tài)度,如“一~笑臉”)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444543ac9f4445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