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紙空文
一紙空文的意思
一紙空文
(1) 指不起作用的書面文件
⒈ 一張空頭文書。指只是寫在紙面上而不能兌現(xiàn)的條約、規(guī)定、計劃等。
引蔡東藩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十回:“活佛喇嘛毫無見識,一任外人播弄,徒憑袁總統(tǒng)一紙空文,豈即肯拱手聽命,就此安靜么?”
范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(jié):“隋煬帝詔天下均田,史籍不載均田情況,大概詔書只是一紙空文。”
徒具文字而無實際效用的規(guī)章、計劃等文書。
【解釋】一張沒有用處的空頭公文;指沒有用處不能兌現(xiàn)的文件。
【出處】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近來又有了什么外銷名目,說是籌了款項,只能辦理本省之事;將來不過一紙空文咨部塞責?!?/p>
【示例】活佛喇嘛毫無見識,一任外人播弄,徒憑袁總統(tǒng)一紙空文,豈即肯拱手聽命,就此安靜么?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十回)
【近義詞】空頭支票、紙上談兵、虛無飄渺
【反義詞】有憑有據(jù)、有案可稽、貨真價實
【語法】一紙空文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(jié)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(1)(名)紙張;寫字、繪畫、印刷、包裝等所用的東西;多用植物纖維制造。
(2)(量)書信、文件的張數(shù):一~公文。
1. 不包含什么,沒有內(nèi)容:空洞(a.沒有內(nèi)容的;b.物體內(nèi)部的窟窿)??辗骸?赵挕?諘?。空乏。空空如也。空前絕后。憑空(無根據(jù))。真空(沒有任何東西)。
2. 沒有結(jié)果的,白白地:空跑了一趟??湛跓o憑。
3. 離開地面的,在地上面的地方:空軍??諝???胀???者\。
(1)(名)文字;記錄語言的符號:中~。
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(4)(名)指社會發(fā)展到較高階段表現(xiàn)出來的狀態(tài):~化|~明|~物。
(5)(名)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~|繁~縟節(jié)。
(6)(名)非軍事的(跟‘武’相對):~職|~武雙全。
(7)(名)古時稱在身上、臉上刺畫花紋或字:~身|~了雙頰。
(8)(舊讀wèn)掩飾:~過飾非。
(9)(名)關(guān)于讀書人的:~人。
(10)(名)姓。
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~|水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40b643ac9f40b6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