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不在焉
心不在焉的意思
心不在焉
(1) 心里不在這里。形容思想不集中
⒈ 心思不在這里。形容思想不集中。
引《禮記·大學》:“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?!?br />宋曾鞏《福州上執(zhí)政書》:“其憂思之深,至於山脊石砠僕馬之間;而志意之一,至於雖采卷耳而心不在焉?!?br />明高明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你新絃既撇不下,還思量那舊絃怎的,我想起來,只是你心不在焉,特地有許多説話?!?br />張賢亮《靈與肉》:“他心不在焉地向她笑笑?!?/span>
語出《禮記.大學》:「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?!剐乃夹纳癫患?。
【解釋】心思不在這里;指思想不集中。焉:古漢語助詞;相當于“于此”。
【出處】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》:“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?!?/p>
【示例】講話時做腔做勢,而又帶著心不在焉的樣子,這似乎都是紈绔子弟的特征,普遍而一律的。(柔石《二月》六)
【近義詞】漫不經(jīng)心、魂不守舍、心猿意馬、心神不屬、無所用心、心神不定、心神恍惚、三心二意、六神無主
【反義詞】全神貫注、專心致志、聚精會神、心神專注、一心一意
【語法】心不在焉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名)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(nèi)推動血液循環(huán)的器官。也叫心臟:~博|~跳。
(2)(名)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~思|~得|用~|談~|一~一意。
(3)(名)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~|圓~|重~|燈~。
(4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動)存在;生存
(2)(動)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:他不~家|鋼筆~桌子上。
(3)(動)留在:~位。
(4)(動)參加(某團體);屬于(某團體)。
(5)(動)在于;決定于:學習好;主要~于自己努力。
(6)(助)“在”和“所”連用;表示強調(diào)。
(7)(介)表示時間、處所、范圍等:事情發(fā)生~去年|~禮堂開會。
(8)(副)正在(表示動作行為的進行或者持續(xù)):姐姐~做功課。
(1)〈書〉
(2)(代)跟介詞“于”加代詞“是”相當:必不在~|樂莫大~。
(3)(代)哪里;怎么(多用于反問):~有今日?|不入虎穴;~得虎子?
(4)(副)乃;才:必知亂之所自起;~能治之。
(5)語氣助詞:有厚望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0e2543ac9f0e25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