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格勢禁
形格勢禁的意思
形格勢禁
(1) 格:受阻礙。受到形勢的阻擋和限制,事情進(jìn)行得不haO86.com順利
⒈ 亦作“形禁勢格”。亦作“形劫勢禁”。謂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。
引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,救鬭者不搏撠,批亢擣虛,形格勢禁,則自為解耳?!?br />司馬貞索隱:“謂若批其相亢,擊擣彼虛,則是事形相格而其勢自禁止,則彼自為解兵也。”
宋蘇轍《唐論》:“有周秦之利而無周秦之害,形格勢禁,內(nèi)之不敢為變,而外之不敢為亂,未有如唐制之得者也。”
清王夫之《讀通鑒論·三國》:“非有伊尹放桐非常之舉, 周公且困於流言,況當(dāng)篡奪相仍之世,而先主抑有‘君自取之’之亂命,形格勢禁,公其如小人何哉!”
清徐瑤《太恨生傳》:“女非有意負(fù)生,形禁勢格,變至無如何耳?!?br />嚴(yán)復(fù)《原強(qiáng)》:“夫奴虜之於主人,特形劫勢禁,無可如何已耳,非心悅誠服,有愛於其國與主,而共保持之也?!?/span>
為環(huán)境情勢牽制阻礙。
【解釋】格:阻礙;禁:制止。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,事情難于進(jìn)行。
【出處】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救斗者不搏戟,批亢搗虛,形格勢禁,則自為解耳?!?/p>
【示例】他日經(jīng)營戎素,有形格勢禁之能,雖徙首都于關(guān)、洛可也。當(dāng)今之時(shí),豈暇倉猝離北京乎?(章炳麟《駁黃興主張南都電》)
【近義詞】形禁勢格、時(shí)勢所迫
【語法】形格勢禁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名)形狀:方~|圖~|地~。
(2)(名)形體;實(shí)體:有~|~影不離。
(3)(動)顯露;表現(xiàn):喜~于色|~諸筆墨。
(4)(動)對照:相~見絀|相~之下。
1. ?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:格子紙。方格兒布。
2. ?法式,標(biāo)準(zhǔn):格局。格律。格式。格言。合格。資格。
3. ?表現(xiàn)出來的品質(zhì):格調(diào)。風(fēng)格。人格。國格。性格。
4. ?阻礙,隔閡:格格不入。
5. ?擊,打:格斗。格殺。
6. ?推究:格致。
7. ?樹的長枝。
8. ?至,來:格于上下。
9. ?感通:格于皇天。
10. ?變革,糾正:格非。
11. ?某些語言中的語法范疇。
(1)(名)勢力:權(quán)~。
(2)(名)一切事物表現(xiàn)出來的趨向:~如破竹。
(3)(名)自然界的現(xiàn)象或形勢:山~|地~。
(4)(名)政治、軍事或其他社會活動方面的狀況或情勢:趨~|局~。
(5)(名)姿態(tài):手~。
(6)(名)雄性生殖器:去~。
1. 不許,制止:禁止。禁絕。禁書。禁令。禁賭。禁欲。禁錮。
2. 法律或習(xí)慣上制止的事:犯禁。違禁品。
3. 拘押:囚禁。監(jiān)禁。禁閉。
4. 古代稱帝王的地方:宮禁。禁苑。禁衛(wèi)。禁軍(古代指保衛(wèi)京城或?qū)m廷的軍隊(duì))。
5. 不能隨便通行的地方:禁地。禁區(qū)。
6. 避忌:禁忌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04b343ac9f04b3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