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文的意思
⒈ 采取措施加強文治,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,提倡禮樂教化等。參見“修文偃武”。
引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有不享則修文?!?br />韋昭注:“文,典法也?!?br />唐杜甫《客堂》詩:“修文廟算正,獻可天衢直?!?br />明尹耕《秋興》詩:“不應(yīng)干羽修文日,歲歲三關(guān)有戰(zhàn)場。”
⒉ 舊以“修文郎”稱陰曹掌著作之官,故以“修文”指文人之死。參見“修文郎”。
引唐杜甫《哭李常侍嶧》詩之一:“一代風(fēng)流盡,修文地下深?!?br />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挽文教授詩》:“閩人翁某一聯(lián)云:‘地下修文同父子,人間讀史各君臣。’獨為絶唱。”
清陳珮《哭程夫人》詩:“修文應(yīng)是才人盡,徵到姮娥舊侍書?!?/span>
修明文教。
字義分解
1. 裝飾,使完美:修飾。修辭。裝修。
2. 整治,恢復(fù)完美:修復(fù)。修治。修繕(修理)。修浚(修理疏通)。修好。修明(古代指政治清明)。
3. 剪或削:修剪。
4. 興建,建造:修建。修筑。
5. 編纂,撰寫:修書。修史。修纂。
6. (學(xué)問,品行方面)鉆研、學(xué)習(xí)、鍛煉:修學(xué)。修業(yè)。修養(yǎng)。
7. 長(
),高:修長。8. 信奉宗教的人虔誠地學(xué)習(xí)教義,并付諸行動:修行。修女。
9. 姓。
(1)(名)文字;記錄語言的符號:中~。
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(4)(名)指社會發(fā)展到較高階段表現(xiàn)出來的狀態(tài):~化|~明|~物。
(5)(名)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~|繁~縟節(jié)。
(6)(名)非軍事的(跟‘武’相對):~職|~武雙全。
(7)(名)古時稱在身上、臉上刺畫花紋或字:~身|~了雙頰。
(8)(舊讀wèn)掩飾:~過飾非。
(9)(名)關(guān)于讀書人的:~人。
(10)(名)姓。
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~|水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f02bc43ac9f02bc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