晝伏夜行
晝伏夜行的意思
白天隱伏,夜里行走。一種haO86.com隱蔽行動(dòng)。
⒈ 白天隱伏,夜里行走。一種隱蔽行動(dòng)。參見“晝伏”。
引《東觀漢記·郭丹傳》:“﹝郭丹﹞晝伏夜行,求謁更始妻子,奉還節(jié)傳,因歸鄉(xiāng)里,為郡功曹?!?br />《魏書·蕭寶夤傳》:“文榮(華文榮 )與其從子天龍、惠連等三人,棄家將寶夤遁匿山澗,賃驢乘之,晝伏夜行, 景明二年至壽春之東城戍?!?br />《元史·張晉亨傳》:“晉亨跋涉險(xiǎn)阻,晝伏夜行,僅免於難?!?br />陳毅《寄友》詩:“風(fēng)吹雨打露霑衣,晝伏夜行人跡稀?!?/span>
【解釋】白天躲藏;夜間趕路。指為避免被人發(fā)現(xiàn)所采取的秘密行動(dòng)。伏:藏躲;行:趕路。
【出處】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 秦策》:“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(guān),夜行而晝伏,至于蓤夫?!?/p>
【示例】風(fēng)吹雨打露沾衣,晝伏夜行人跡稀。陳毅《寄友》
【近義詞】晝伏夜動(dòng)、晝伏夜游
【反義詞】日夜兼程
【語法】晝伏夜行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秘密趕路。
字義分解
(名)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(shí)間;白天:~夜|白~。
(1)(動(dòng))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;趴:~案。
(2)(動(dòng))低下去:起~|此起彼~。
(3)(動(dòng))隱藏:潛~|~擊|晝~夜出。
(4)(名)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統(tǒng)稱;伏天:入~|初~|三~天。
(5)(動(dòng))屈服;低頭承認(rèn):~輸|~罪。
(6)(動(dòng))使屈服;降伏:降龍~虎。
(7)(Fú)姓。
(8)伏特的簡(jiǎn)稱。
(1)(名)從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時(shí)間(跟‘日’或‘晝’相對(duì)):~晚|白天黑~|三天三~。
(2)(名)〈方〉指天黑;入夜:天快~了。
1.行為舉止:品~|操~|德~。
2.走、走路:直~|前~|寸步難~。
3.前往:南~|與子偕~。
4.流動(dòng)、流通:發(fā)~|運(yùn)~|風(fēng)~一時(shí)。
5.做、從事、實(shí)施:~醫(yī)|~善|實(shí)~。
6.可以:只要盡力去做就~了。
7.能干、能力強(qiáng):你真~。
8.行書的簡(jiǎn)稱:~草|~楷|真~。
9.不久、將要:~將就木。
10.一種樂府和古詩的體裁:〈短歌行〉|〈琵琶行〉。
11.量詞,計(jì)算酌酒奉客的單位:賓主百拜,而酒三行。(漢.揚(yáng)雄《法言.修身》)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ec4e43ac9eec4e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