拄笏看山
拄笏看山的意思
⒈ 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簡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。
引桓謂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當(dāng)相料理?!醪淮?,直高視,以手版拄頰云:‘ 西山朝來,致有爽氣?!?br />按,手版,即笏。后以“拄笏看山”形容在官而有閑情雅興。亦為悠然自得貌。 宋陳與義《漫郎》詩:“漫郎功業(yè)大悠然,拄笏看山了十年?!?br />宋陸游《春晚書懷》詩:“脫巾漉酒從人笑,拄笏看山頗自奇。”
亦作“拄笏西山”。 金元好問《西山樓為王仲理賦》詩之二:“拄笏西山志騎曹,朝來爽氣與秋高。”
亦省作“拄笏”。 宋劉過《題鳳凰臺》詩:“時事不言惟拄笏,書生無用且銜杯?!?br />元房皞《題張信之見山堂》詩:“拄笏當(dāng)此時,未覺功名大。”
笏,上朝時所持的手版。晉王徽之擔(dān)任桓沖的車騎參軍,桓沖詢問王徽之時,王徽之以朝笏摀著面頰,悠然的觀看西山。典出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簡傲》。比喻人倜儻不羈,身在官場卻有閑情雅致。
【解釋】拄:支撐;笏: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版。舊時比喻在官有高致。
【出處】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簡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,桓謂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當(dāng)相料理?!醪淮?,直高視,以手版拄頰云:‘西山朝來,致有爽氣?!?/p>
【示例】輸與清閑陽朔令,朝朝拄笏飽看山。(清 黃遵憲《歲暮懷人詩》)
【近義詞】拄笏西山
【語法】拄笏看山作謂語、賓語;指悠然自得的樣子。
字義分解
(動)為了支持身體用棍杖等頂住地面;支撐:~拐棍。
(名)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;用玉、象牙或竹制成;上面可以記事。
1. 使視線接觸人或物:看見。看書。看齊。
2. 觀察,判斷:看病。觀看??春茫ǜ鶕?jù)市場情況,估計某種商品好銷)??赐福ㄍ笍厣羁痰亓私饣蛘J(rèn)識。亦稱“看破”、“看穿”)。看風(fēng)使舵。
3. 訪問,拜望:看望??磁笥?。
4. 照應(yīng),對待:看重(zhòng )??摧p。看待。
5. 想,以為:看法。
6. 先試試以觀察它的結(jié)果:做做看。
7. 提防,小心:別跑,看摔著。
8. 安排:看茶。看酒??醋?。
(1)(名)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高~。
(2)(名)形狀像山的東西:冰~。
(3)(名)蠶蔟:蠶上~了。
(4)(名)指山墻:房~。
(5)(名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e9de43ac9ee9de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