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物不還
逐物不還的意思
⒈ 謂沉湎于世俗。
引語本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惜乎惠施之才,駘蕩而不得,逐萬物而不反?!?br />三國魏嵇康《贈兄秀才入軍》詩之十八:“流代難寤,逐物不還。至人遠鑒,歸之自然?!?/span>
【解釋】謂沉湎于世俗。語本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惜乎惠施之才,駘蕩而不得,逐萬物而不反?!?/p>
【出處】語出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惜乎惠施之才,駘蕩而不得,逐萬物而不反?!比龂の骸わ怠顿浶中悴湃胲姟吩娭耍骸傲鞔y寤,逐物不還。至人遠鑒,歸之自然。”
【示例】三國·魏·嵇康《贈兄秀才人軍》詩:“流代難寤,逐物不還。至人遠鑒,歸之自然。”
【語法】逐物不還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追趕:~鹿|隨波~流。
(2)(動)驅(qū)逐:~客|~出。
(3)(副)挨著(次序):~次|~個|~句|~年|~日|~條。
(1)(名)東西:~品|寶~。
(2)(名)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(huán)境:~議。
(3)(名)內(nèi)容、實質(zhì):言之有~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回到原處或恢復(fù)原狀:還鄉(xiāng)。還俗。衣錦還鄉(xiāng)。返老還童。
2. 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:還手。還擊。以眼還眼。以牙還牙。
3. 償付:歸還。償還。還本。原物奉還。
4. 古同“環(huán)”,環(huán)繞。
5. 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e95d43ac9ee95d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