詔策的意思
⒈ 即詔書。
引《漢書·淮陽憲王劉欽傳》:“王幸受詔策,通經(jīng)術(shù),知諸侯名譽不當(dāng)出竟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陰溝水》:“闕北有圭碑,題云:漢故中常侍長樂太僕特進(jìn)費亭侯曹君之碑。 延熹三年立。碑陰又刊詔策。”
宋劉攽《賀參政某侍郎啟》:“伏審光膺詔策,進(jìn)貳臺司,伏惟慶慰。”
章炳麟《文學(xué)總略》:“然《七略》高祖、孝文詔策,悉在諸子儒家,《奏事》二十卷隸《春秋》,此則總集有六藝諸子之流矣?!?/span>
⒉ 文體的一種。
引晉葛洪《抱樸子·鈞世》:“且夫《尚書》者,政事之集也,然未若近代之優(yōu)文、詔策、軍書、奏議之清富贍麗也?!?br />《南齊書·文學(xué)傳·丘靈鞠》:“時方禪讓, 太祖使靈鞠掌詔策?!?/span>
⒊ 封建社會科舉取士的制度,即由皇帝親自在殿廷主持考試,以錄取人才。參閱《新唐書·選舉志上》。
引唐韓愈《唐故秘書少監(jiān)獨孤府君墓志銘》:“元和元年,對詔策,拜右拾遺。”
馬其昶校注:“元和元年四月,應(yīng)材識兼茂、明於體用科,中第四第,為右拾遺?!?br />宋陳鵠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十:“三年而奉詔策,固南宮進(jìn)士之所同;一舉而首儒科,乃東閣郎君之未有?!?/span>
皇帝的命令。
字義分解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d65543ac9ed655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