貞觀之理
注音:ㄓㄣ ㄍㄨㄢ ㄓ ㄌ一ˇ
貞觀之理的意思
1.同"貞Hao86.com觀之治"。 2.唐人避高宗李治諱改。
⒈ 同“貞觀之治”。 唐人避高宗李治諱改。參見“貞觀之治”。
引唐白居易《不勞而理策》:“臣又聞太宗文皇帝嘗曰:‘朕雖不及古,然以百姓心為心?!家詾橹隆懹^之理’者,由斯一言始矣?!?br />唐李絳《請崇國學(xué)疏》:“風(fēng)教大成,禮樂咸備,‘貞觀之理’,謂之太平。”
字義分解
(1)(形)忠于自己所重視的原則;堅定不變:忠~|堅~。
(2)(形)封建禮教指女子的貞節(jié)。
(3)(動)古代指占卜。
1. 看,察看:觀看。觀止(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,無以復(fù)加)。觀風(fēng)(a.暗中察看動靜,以定行止;b.觀察民間風(fēng)俗習(xí)慣,生活狀態(tài))。觀陣。觀賞。觀察。觀感。參觀。
2.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:觀瞻(a.事物的外觀、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;b.注視,瞻望)。大觀。奇觀。
3. 對事物的看法、認識:觀點。觀念。主觀。客觀。世界觀。
1. 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
4. 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
5. 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
6. 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
(1)治玉。
(2)(名)物質(zhì)組織的條紋;紋理。
(3)(名)道理;事理。
(4)(名)自然科學(xué);有時特指物理學(xué)。
(5)(名)管理;辦理。
(6)(動)整理;使整齊:~發(fā)|~一~書籍。
(7)(動)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態(tài)度;表示意見(多用于否定):路上碰見了;誰也沒~誰|置之不~。
(8)(Lǐ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d3d743ac9ed3d7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