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明的意思
⒈ 指有形和無形的事物。
引《易·繫辭上》:“仰以觀於天文,俯以察於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?!?br />韓康伯注:“幽明者,有形無形之象?!?br />宋蘇軾《與錢濟(jì)明》之三:“神藥希代之寶,理貫幽明,未敢輕議?!?/span>
⒉ 指晝夜;陰陽。
引《禮記·祭義》:“祭日於壇,祭月於坎,以別幽明,以制上下?!?br />鄭玄注:“幽明者,謂日照晝,月照夜。”
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順天地之紀(jì),幽明之占,死生之説,存亡之難?!?br />張守節(jié)正義:“幽,陰;明,陽也?!?br />魯迅《<兩地書>序言》:“﹝我們﹞所講的又不外乎學(xué)校風(fēng)潮,本身情況,飯菜好壞,天氣陰晴,而最壞的是我們當(dāng)日居漫天幕中,幽明莫辨。”
⒊ 指生與死;陰間與人間。
引唐元稹《江陵三夢》詩:“平生每相夢,不省兩相知,況乃幽陰隔,夢魂徒爾為?!?br />《太平廣記》卷四八九引唐無名氏《冥音錄》:“幽明路異,人鬼道殊,今者人事相接,亦萬代一時(shí),非偶然也?!?/span>
⒋ 人與鬼神。
引唐李白《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》:“皇唐葉有六圣,再造八極,鏡照萬方,幽明咸熙。”
宋王安石《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》:“幽明永隔休炊黍,真俗相妨久絶弦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神女》:“家君感大德,無以相報(bào),欲以妹子附為婚姻,恐以幽明見嫌也。”
⒌ 指善惡;賢愚。
引《書·舜典》:“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幽明。”
孔傳:“三年有成,故以考功;九歲,則能否、幽明有別,黜退其幽者,升進(jìn)其明者。”
宋曾鞏《蔡燡河南運(yùn)判制》:“夫均通貨食,使物有羨贏;審覈幽明,使人知?jiǎng)裎?。?/span>
有形和無形的現(xiàn)象,看不見的和看得見的。
字義分解
(1)(形)深遠(yuǎn);僻靜;昏暗:~靜|~谷|~遠(yuǎn)|~深|~香|曲徑通~。
(2)(形)隱蔽的;不公開的:~閉|~居|~門|~趣|~會(huì)。
(3)(形)沉靜:~寂|~思。
(4)(動(dòng))囚禁:~囚|~禁。
(5)(名)陰間:~魂|~靈。
(6)(名)古州名;大致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:~州。
(7)(Yōu)姓。
1. 亮,與“暗”相對(duì):明亮。明媚。明凈。明鑒(a.明鏡;b.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滅。明眸。明艷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(tuán)伙,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(shí))。
2. 清楚:明白。明顯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確。明朗。
3. 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義。
4. 公開,不隱蔽:明說。明講。明處。
5. 能夠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6. 睿智:英明。賢明。明君。
7. 視覺,眼力:失明。
8. 神靈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9. 次(專指日或年):明日。明年。
10. 中國朝代名:明代。
11. 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9aff43ac9e9aff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