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聲有色的意思
有聲有色
(1) 形容說話或?qū)懳恼路浅I鷦?,十分精?/span>
⒈ 形容敘述、描繪或其他表現(xiàn)生動、精采。
引清洪亮吉《北江詩話》卷一:“寫月有聲有色如此,后人復(fù)何能著筆耶?”
《老殘游記》第七回:“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,做得烈烈轟轟,有聲有色,則只有依玉公辦法,所謂逼民為盜也?!?br />丁玲《韋護》第一章:“他又列舉些她們還沒有讀過的名作,用他的善于描摹的言語,于是故事便更有聲有色了。”
⒉ 謂豐富多采。
引沙汀《困獸記》七:“我倒更加覺得生命可愛,總想過得有聲有色一些?!?/span>
形容淋漓盡致,精采動人。
【解釋】既有聲音;又有色澤。形容表演或說話十分生動、精彩。
【出處】宋 汪藻《浮溪集 翠微堂記》:“其意從謂世之有聲有色者,未有不爭而得,亦未有不終磨滅者。”
【示例】沙汀《困獸記》:“我倒更加覺得生命可愛,總想過得有聲有色一些?!?/p>
【近義詞】繪聲繪色、栩栩如生、有板有眼、有條有理
【反義詞】無聲無息、平淡無奇、非驢非馬、枯燥無味、味同嚼蠟、離奇曲折、千奇百怪
【語法】有聲有色聯(lián)合式;作定語、狀語、補語;形容說話、表演等。
字義分解
1. 存在:有關(guān)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備無患。有目共睹。
2. 表示所屬:他有一本書。
3. 表示發(fā)生、出現(xiàn):有病。情況有變化。
4. 表示估量或比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學問。
6.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:有勞。有請。
7. 無定指,與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 詞綴,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1.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數(shù)之外再加零數(shù)。
(1)(名)(~兒)聲音:雨~。
(2)(量)表示聲音發(fā)出的次數(shù):喊了兩~。
(3)(動)發(fā)出聲音;宣布;陳述:~東擊西。
(4)(名)名聲:~譽|~望。
(5)(名)聲母:雙~疊韻。
(6)(名)字調(diào):平~|四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90da43ac9e90da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