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音繞梁
余音繞梁的意思
余音繞梁
(1) 形容歌聲或音樂優(yōu)美、余音回旋[hao86.com好工具]不絕
⒈ 后因以“餘音繞梁”形容歌聲高亢圓潤,馀韻無窮。
引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昔韓娥東之齊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,而餘音繞梁欐,三日不絶?!?br />《老殘游記》第二回:“當(dāng)年讀書,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,有那‘餘音繞梁,三日不絶’的話,我總不懂……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説書,才知古人措辭之妙?!?/span>
⒉ 比喻詩文意味深長,耐人尋味。
引清賀裳《載酒園詩話·宋歐陽修》:“至若敘事處,滔滔汩汩,累百千言……所惜意隨言盡,無復(fù)餘音繞梁之意。”
亦作“餘響遶梁”、“餘響繞梁”。 晉張華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秦青顧謂其友曰:‘昔韓娥東之齊,遺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而去,餘響遶梁,三日不絶,左右以其人弗去?!?br />唐李亢《獨(dú)異志》卷中:“韓娥過齊雍門,鬻歌假食,既畢,而餘響繞梁,三日不絶?!?/span>
余音環(huán)繞屋梁旋轉(zhuǎn)不去。形容音樂美妙感人,余味不絕?!独蠚堄斡洠诙亍罚骸府?dāng)年讀書,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,有那『余音繞梁,三日不絕』的話,我總不懂。」也作「繞梁之音」、「繞梁三日」、「余妙繞梁」、「余響繞梁」、「余音裊裊」。
【解釋】余音:音樂演奏后好像還留下樂聲。仿佛遺留下來的樂聲圍著屋打轉(zhuǎn)轉(zhuǎn)。形容歌聲、樂聲高亢、悅耳;使人經(jīng)久不忘。
【出處】戰(zhàn)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?!?/p>
【示例】受罪半天,能聽到一段回腸蕩氣的唱兒,就很值得,“余音繞梁,三日不絕”,確是真有那種感覺。(梁實(shí)秋《聽?wèi)颉罚?/p>
【近義詞】繞梁三日、如聞天籟、余音裊裊
【反義詞】不堪入耳
【語法】余音繞梁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字義分解
(1)(代)我。
(2)(Yú)姓。
(3)(名)剩下:~存|~黨|~毒|~額|~款|~力|~糧|~剩|~缺|~外|~威|~蓄|~殘|~多|~富|節(jié)~|盈~|心~力拙|不遺~力|殘?jiān)酰⒖凇烙小迹挠小拢b綽有~|游刃有~。
(4)(名)大數(shù)或度量單位等后面的零頭:~數(shù)|五百~斤|一丈~。
(5)(名)指某種事情、情況以外或以后的時(shí)間:~閑|業(yè)~|茶~飯后|興奮之~|高歌~曲。
(1)(名)聲音:~響|~樂|口~|雜~。
(2)(名)消息:佳~|~信。
(3)(名)指音節(jié):單~詞。
(1)(動(dòng))纏繞
(2)(動(dòng))圍著轉(zhuǎn)動(dòng):運(yùn)動(dòng)員~場(chǎng)一周。
(3)(動(dòng))不從正面通過;從側(cè)面或后面迂回過去:此處修路;車輛~行。
(4)(動(dòng))(問題、事情)糾纏:一些問題~在他腦子里|我一時(shí)~住了;帳目沒算對(duì)。
(1)(名)水平方向的長條形承重構(gòu)件。木結(jié)構(gòu)屋架中專指順著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長條。
(2)(名)通常也指檁:正~|二~|無~殿。
(3)(名)橋:橋~|津~。
(4)(名)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:鼻~|山~。
(5)(名)戰(zhàn)國時(shí)魏國遷都大梁(今河南開封)后;改稱梁。
(6)(名)南朝之一;公元502…557;蕭衍所建。參看〔南北朝〕。
(7)(名)后梁。
(8)(名)(Liánɡ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8eea43ac9e8eea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