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民更始
與民更始的意思
與民[hao86.com好工具]更始
(1) 指政治革新,舊指帝王即位與民眾共同開創(chuàng)新局面
⒈ 與百姓一道去舊立新。
引《漢書·武帝紀(jì)》:“朕嘉唐虞而樂殷周,據(jù)舊以鑒新。其赦天下,與民更始?!?br />康有為《上清帝第六書》:“皇上若決定變法,請先舉三者:大集群臣于天壇太廟,或御乾清門,詔定國是,躬申誓戒,除舊布新,與民更始?!?br />毛澤東《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(wù)》:“改變過去的老一套,立即實行符合于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(lǐng),徹底地與民更始?!?/span>
與人民改革更新。
【解釋】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開端。指除舊布新。
【出處】東漢 班固《漢書 武帝紀(jì)》:“朕嘉唐虞而樂殷周,據(jù)舊以鑒新。其赦天下,與民更始?!?/p>
【示例】高陽《金色曇花》:“溥儀在不得已朕只得準(zhǔn)如所請,于宣統(tǒng)九年臨朝聽政,與民更始之后,刊出應(yīng)興應(yīng)革諸大端共九條,作為‘宣統(tǒng)皇帝’與‘天下臣民’的約法。
【近義詞】除舊布新、與民同樂、休戚與共
【反義詞】魚肉鄉(xiāng)里、高高在上、橫征暴斂
【語法】與民更始偏正式;作謂語;含褒義。
字義分解
1. 和,跟:正確與錯誤。與虎謀皮。生死與共。
2. 給:贈與。與人方便。
3. 交往,友好:相與。與國(相互交好的國家)。
4. 〔與其〕比較連詞,常跟“不如”、“寧可”連用。
5. 贊助,贊許:與人為善。
(1)(名)人民:~辦|~變|~兵|吊~代罪|勞~傷財|全~皆兵。
(2)(名)某族的人:藏~|回~。
(3)(名)從事某種職業(yè)的人:農(nóng)~|漁~|牧~。
(4)(名)民間:~歌|~謠。
(5)(名)非軍人;非軍事的:軍~團結(jié)|擁政愛~。
1. 改變,改換:更正。更生(重新獲得生命,喻復(fù)興)。更衣(a.換衣服;b.婉辭,上廁所)。更定(改訂)。更迭(輪流更換)。更遞。更番。更新(舊的除去,新的建起)。更張(調(diào)節(jié)琴弦,喻變更或改革)。
2. 經(jīng)歷:少(shào )不更事(年齡小,沒有經(jīng)歷過多少事情)。
3. 舊時夜間計時單位,一夜分為五更:更時。更闌。更夫。更鼓。更漏(原指計時用的漏壺,后泛指時辰)。
(1)(名)最初;起頭;開始:~祖|從~至終。
(2)〈書〉跟“才”相同:不斷學(xué)習(xí)~能進(jìn)步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8ded43ac9e8ded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